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這是讓你跟大家分享的園地,無論迪士尼經驗的心得,或照片、繪圖、惡搞作品,甚至生活中各處發現隱藏米奇或任何迪士尼相關的事物…等等,都歡迎來貼圖分享。
回覆文章
頭像
Jenny
等級:9
等級:9
文章: 631
註冊時間: 2005-05-03, 21:29
來自: 台北

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文章 Jenny »

卡通影片的內容往往受到社會背景和流行文化的影響,無形中保存了某個時代共同的回憶,不管製作卡通的目的為何。從以前我就發現幾乎各家片廠的卡通都會不經意閃出某個大人物的身影,他們在現實中受到追星族膜拜,在動畫裡卻能極盡誇張、搞笑之能事和那些打打鬧鬧的卡通人物打成一片,簡直分不清哪個是卡通、哪個才是真人。
顯然傳媒拿名人當惡搞題材是一直以來的傳統,只不過當年的光芒已消失於茫茫星海中,舊日的影像只能留作追憶。我在看這種類型的舊卡通時被勾起了好奇心,在我們迷戀孟漢娜、強納斯兄弟、黛咪洛瓦托、甚至小賈斯汀以前,上一輩人們為之瘋狂的又是哪些偶像明星呢?回頭觀賞迪士尼卡通出現的名人,我就像翻開一本相簿懷舊,對照片裡的人卻不明所以,因此我下定決心,要好好認清這些影中人的真面目。
在旺盛求知慾的驅使下,我得到不少收穫,現在把他們的卡通形象和真實照片放上來比較。我無法肯定準確度有多高,因為影中人的真實身分我最多查到了3種版本,我只能挑多數人認同的說法,總之所有能辨認的我儘量放上來了,若有遺漏或錯誤我虛心接受指教。至於像不像就端看各位如何評比。
其實迪士尼這種類型的卡通不只一部,我這個主題將做成一系列,未來會不定期發表。不過我可不是把照片貼上去就算了,每個人我都會附上生平簡介,讓大家稍微瞭解一下他們的魅力何在。這麼做也許意義不大,至少當你看完卡通卻不認識裡面的人時,你知道該去哪裡。




米奇的首映禮(Mickey’s Gala Premier,1933)
圖檔
簡介:新的米老鼠卡通在好萊塢中國戲院(Grauman’s Chinese Theatre)舉行首映,熱情的影迷聚集在戲院前歡迎到場的貴賓。好萊塢的電影明星們一個個步下禮車,大家快樂地唱著歌載歌載舞地加入這場盛事,米奇跟他的女友、朋友和愛犬也在眾人簇擁下走進戲院大門。觀眾進場坐定後,影片開始放映。觀眾席上的好萊塢明星們時而隨著配樂搖頭晃腦,時而被片中情節逗得哈哈大笑,最後整個戲院的觀眾都笑成一團,有些人還笑得滾到走道上站不起來。當影片結束,掌聲響起,好萊塢的明星們紛紛上台向米奇握手道賀,一位女星甚至上前對米奇獻吻。正當米奇如醉如痴,他忽然發現,一切只是南柯一夢……

【米奇的首映禮】是第一部呈現米老鼠和人類互動的卡通。本片也是1939年9月1日英國廣播公司電視服務(BBC Television Service,後來的英國廣播公司第一台)在二戰期間停止營運以前播的最後一部卡通,直到戰後的1946年6月7日才又率先在電視上播出。很有趣的是,當時米老鼠卡通的發行商是聯美公司(United Artists),現存的影片由於都是重製版而沒有出現發行商的名稱。不過這部卡通的片中片卻保留了聯美的片頭畫面,這讓現在的觀眾可一窺聯美時期的米老鼠卡通開頭可能是什麼樣子。




圖檔
吉斯通警察(The Keystone Cops)
吉斯通警察是好萊塢著名導演麥克‧山奈(Mack Sennett)的吉斯通電影公司(Keystone Film Company)在20世紀早期出品的喜劇中一群愚蠢無能的警察,以快速的步調和誇張的肢體動作在片中製造噱頭,反轉權威形象的喜劇效果被譽為美國影史上真正的民間藝術創作。這些警察在執行勤務時充滿幹勁,但就是有災難不斷的本事,不外乎車子出問題、和同仁相撞跌得四腳朝天、被惡犬攻擊、在不對的時間闖進別人的房子,或是追捕途中把目標搞丟、掉到河裡、陷在泥潭裡等瘋狂行為。如今“吉斯通警察”已成為批評任何團體擺烏龍的代名詞,尤其是耗費大量體力和資源或成員間缺乏協調的烏龍事件,小至播報體育賽況大至發表政治感言都仍可見到有人將徒勞無功的隊伍或政黨比喻為吉斯通警察。據電視影集【星際大戰:複製人之戰】導演戴夫‧費朗尼(Dave Filoni)的說法,影集中機器人警察的外型就是以吉斯通警察為基礎。

圖檔
班‧特平(Ben Turpin,1869~1940)
這位演員據說因為表演時的一場意外導致右眼錯位再也沒矯正回來,這項特徵卻反而使他登上喜劇界的榮耀寶座。

原本過著流浪生活的班‧特平以在派對表演娛興節目餬口,在看到報紙上的徵人廣告後他便應徵了喜劇演員的工作,後來更單飛在巡迴的喜劇團表演雜耍、特技和鬥雞眼。38歲時他開始從影,平常只是偶爾演出喜劇短片,而且都是扮演傻呼呼、做什麼事都錯的角色。特平雖然和喜劇泰斗卓別林合作過一段時間,但他的生涯是在進入好萊塢導演麥克‧山奈的工作室後才開始大大起飛。1917年山奈已將特平轉變成一位頂級喜劇紅星,以標誌性鬥雞眼和厚鬍髭的扮相跟其他喜劇明星共同演出許多打鬧劇,他還擅長模仿當時帥氣又浪漫的大明星卻把他們惡搞成笨手笨腳的糊塗鬼。而身為第一個被派砸到臉的演員,特平也是這項好萊塢傳統的發明人。

由於擔心失去招牌鬥雞眼會結束他的演藝事業,特平為他的鬥雞眼投保2萬5000美元的保險(也有說是10萬美元),成為明星投保特殊部位的先鋒。除了當喜劇演員外特平還投資房地產,使他成為好萊塢富有的人之一。

圖檔
福特‧史特林(Ford Sterling,1883~1939)
美國喜劇演員,以和吉斯通公司合作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史特林小時候就逃家加入馬戲團當小丑,後來在1911年成為Biograph工作室的默片演員。當同樣也在Biograph工作的麥克‧山奈離開工作室創辦吉斯通公司時,史特林也隨他而去,並在吉斯通警察鬧劇系列擔任警長,從此寫下延續25年的成功職業生涯。史特林後來在有聲影片時代順利轉型,到了1936年他已演出超過270部影片。1939年史特林因心臟病逝於洛杉磯,至今好萊塢星光大道的好萊塢大道6612號仍保有他的星星。

在真實世界中,史特林長得挺英俊的,但在扮演吉斯通警察或演出麥克‧山奈的短片時他常要戴上眼鏡和山羊鬍,外加假眉毛。此外,史特林還是多才多藝的攝影師、畫家、雕塑家和漫畫家,是大西洋兩岸公認具領導地位的美國藝術攝影師之一。

圖檔
馬克‧斯維恩(Mack Swain,1876~1935)
馬克‧斯維恩在從影前是很有天分的雜耍演員,1913年他被麥克‧山奈僱用,和女星梅布爾‧諾曼德(Mabel Normand)合演了幾部影片,一年後當卓別林加入吉斯通公司,他的名聲變得更加響亮,時常和吉斯通公司的各個名演員合演電影。斯維恩的事業後來開始走下坡,幸於1921年與卓別林成為合作夥伴而得以維持。在演出傑作【淘金記】(The Gold Rush)後,斯維恩又演了許多好萊塢電影,1932年更在入圍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的【Stout Hearts and Willing Hands】露臉。斯維恩從那時起便退休,於1935年過世,他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的星星位於藤街1500號。

圖檔
哈利‧蘭登(Harry Langdon,1884~1944)
在青少年時期,蘭登就已在江湖賣藝秀和話劇團工作,1903年以雜耍節目【Johnny’s New Car】打響名號,並花了20年的時間透過巡迴表演精進演技。1923年蘭登開始踏入電影行業,沒多久受僱於吉斯通公司為麥克‧山奈演出喜劇短片,期間蘭登有幸能與一起合作的導演和編劇摸索出自己的戲路,其中一位還是後來的大導演法蘭克‧卡普拉(Frank Capra),為以後的成就打下堅強基礎。

蘭登發展出與其他喜劇演員大異其趣的銀幕性格,雖然他入行稍晚,卻以一個長著娃娃臉的無辜被動角色獲得大眾青睞。他的賣座票房和片長增加,在他的全盛時期他甚至被視為默片時代最傑出的4位喜劇演員之一,與卓別林、巴斯特‧基頓、哈羅德‧勞埃德齊名。1926年,蘭登帶著他的團隊離開山奈自立門戶,推出了3部劇情長片【流浪,流浪,流浪】(Tramp, Tramp, Tramp)、【強人】(The Strong Man)以及【長褲】(Long Pants)都獲得佳績。很不幸地,蘭登被功名沖昏了頭,他居然開除卡普拉自己去執導電影,從此改寫他的人生。事後證明蘭登對拍片的認知就跟他的角色一樣天真,他的電影票房慘敗,影片不好笑,人物也不能取悅觀眾,1928年蘭登的發行公司沒有再跟他續約,他也跟著破產。雪上加霜的是有聲影片開始占領電影市場,使得沒有好聲音的蘭登更加潦倒,永遠失去往日的光采。

即使星途黯淡,蘭登仍會演出一些小角色,靠著在低成本電影飾演性格溫和的丑角維持穩定收入。有一陣子他還在名導哈爾‧羅奇(Hal Roach)手下擔任編劇,為著名的喜劇二人組勞萊與哈台寫劇本,有一次更和哈台一起演電影。1944年聖誕節前3天,60歲的蘭登死於腦溢血。他家鄉的城鎮以他的名字為一條道路命名,紀念這位太早被遺忘的諧星。

圖檔
切斯特‧康克林(Chester Conklin,1886~1971)
切斯特‧康克林在愛荷華州的煤礦區長大,父親是一名虔誠的教徒,希望兒子成為一名牧師。然而當康克林在一場慶典的朗誦比賽得到第一名後,他心中便埋下成為演員的種子,由於料到父親絕對大力反對他的志向,他離家出走了。有一晚在聖路易市,康克林受到一家表演團體啟發,以他當時一位鄉音很重又長著濃密鬍鬚的老闆為原型創造出自己的角色。他憑著這個角色進入劇團並花了好幾年時間跟不同的團體巡迴表演,最後在巡迴的馬戲團得到一份小丑的工作。在戲院看了幾部麥克‧山奈的吉斯通警察短片後,康克林前往山奈的片廠應徵,成為吉斯通警察的一員。他在山奈那裡待了6年,以和馬克‧斯維恩搭檔的短片系列以及跟卓別林合作的幾部短片出名。1920年,康克林離職轉而為福斯電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後來的二十世紀福斯影片公司)拍片,後來也以自由演員的身分為幾個獨立製片人演出喜劇短片系列。康克林穩定地持續工作至有聲時代,於1966年退休。

圖檔
華萊斯‧比勒(Wallace Beery,1885~1949)
美國電影演員,最有名的角色為【拯女記】(Min and Bill)的漁夫、【金銀島】(Treasure Island)的海盜船長、【自由萬歲】(Viva Villa!)的墨西哥英雄龐丘‧維拉(Pancho Villa),以及讓他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舐犢情深】(The Champ)拳擊手。他36年的職業生涯共計演出250部電影,1932年他在與米高梅(MGM)簽訂的合約中要求比任何一名米高梅演員多獲得至少1美元的片酬,使他成為世界上片酬最高的演員。

1902年,16歲的華萊斯‧比勒加入馬戲團成為馴象師的助手,但兩年後他因為手臂被豹抓傷而離開。比勒接下來到紐約找到了音樂綜藝節目的工作,他成為音樂劇男主角並於百老匯及巡演的短劇團登台。1913年比勒前往好萊塢,開始接演系列喜劇,1915年與年輕的女演員葛洛麗亞‧史萬森合演喜劇電影,一年後與她結婚。這段婚姻因比勒無節制的飲酒和妻子受不了他的虐待而搞得很不愉快,最後以離婚告終。比勒結束演出系列喜劇後轉而在其它電影扮演惡棍型的角色,從1917年的【國家】(Patria)開始他就在各個電影飾演殘忍的匈奴人,也常出現在20年代的冒險題材電影裡。

當有聲時代來臨,比勒成為片廠大裁員的受害者之一。他的聲音沒有問題,但他講話很慢且語調有著低沉、草根性、鄉土味的風格。雖然不符合美男型的主角形象,米高梅的執行長歐文‧托爾伯格(Irving Thalberg)卻看出他的長處而僱用他。托爾伯格讓比勒主演1930年的電影【牢獄鴛】(The Big House),該片票房大賣,比勒也被提名奧斯卡獎;同年的【拯女記】更使他幾乎紅透半邊天。隔年的【舐犢情深】讓比勒勇奪奧斯卡獎,1934年他主演的【金銀島】更在人們心中留下永難忘懷的海盜形象。比勒靠著電影裡強悍、頭腦簡單、隨和的特質(現實中,他不是這種人)躋身好萊塢十大明星之列,當他的事業隨著年歲增長而趨緩,他仍然繼續工作,只是演的電影數量較少,直到1949年死於心臟病。

圖檔
瑪麗‧朱斯勒(Marie Dressler,1868~1934)
在俊男美女當道的好萊塢,瑪麗‧朱斯勒雖然沒有出眾的外表,卻憑著實力照樣站穩腳跟,成為另類的吸睛亮點。

14歲就離家表演的瑪麗很早就學會如何透過演技讓觀眾發笑,1892年她登上百老匯的舞台,後來成為流動劇團的喜劇明星。她其中一部成功的百老匯音樂劇被改編為影史首部喜劇長片【破滅的美夢】(Tillie’s Punctured Romance),1914年上映,由她與卓別林、梅布爾‧諾曼德主演。瑪麗後來又回到舞台表演,但她的事業日益走下坡,20年代後期她已幾乎被世人遺忘而淪落到靠僅有的儲蓄過活並和朋友同住一間公寓。1927年瑪麗以59歲高齡重返影壇,她的名氣開始漸漸回溫,最後是有聲電影給了她再度成名的機會。1930年的【安娜‧克里斯蒂】(Anna Christie)雖被標誌為女星葛麗泰‧嘉寶的首部有聲電影,但人們很難不注意瑪麗的演技。同年推出的【拯女記】讓瑪麗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32年的【愛瑪】(Emma)又讓她獲得提名,在以後的作品也有一連串成功表現。在珍‧哈露、葛麗泰‧嘉寶和瓊‧克勞馥等美豔女星發光發熱的時代,年長樸實的瑪麗卻有連續3年被票選為最受歡迎的女演員,在1934年死於癌症前,她一直是好萊塢的最高票房保證。

圖檔
李昂‧巴利摩(Lionel Barrymore,1878~1954)
傳奇演員李昂‧巴利摩是家中長子,誕生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演藝世家。起先他比較喜歡畫畫而根本不想當演員,但迫於家族長輩壓力他只能心不甘情不願地上台表演,結果卻表現出色而繼續演戲,最後進入米高梅公司成為有聲電影明星。除了是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得主,李昂也是奧斯卡提名導演、多產的作曲家及有所成的畫家,還出版過小說和自傳。他擅長扮演壞脾氣卻受喜愛的老人,最為人熟知的角色是1946年法蘭克‧卡普拉的電影【風雲人物】(It’s a Wonderful Life)中的壞蛋銀行家,以及1934至1953年間的聖誕節廣播劇【小氣財神】(A Christmas Carol)中的守財奴。他與妹妹埃塞爾和弟弟約翰在20世紀前半期的美國演藝圈占有顯著地位,三兄妹唯一共同演出的電影是1932年的【皇后與妖僧】(Rasputin and the Empress),李昂另外也和約翰演出經典名片【大飯店】(Grand Hotel)及【晚宴】(Dinner at Eight)。里昂一生經歷過兩段婚姻,與第一任妻子生下兩個女兒,但都不幸夭折,從此他再也沒生養過一兒半女。

圖檔
約翰‧巴利摩(John Barrymore,1882~1942)
演藝世家巴利摩家族中的么子,美國女星茱兒‧芭莉摩(Drew Barrymore)的祖父。約翰18歲首次和父親登台表演,但他和哥哥李昂一樣也夢想成為畫家。他在溫布頓國王學院和紐約藝術學生聯盟短暫受過教育後以自由畫家的身分謀生,也為《紐約晚報》(The New York Evening Journal)畫過一陣子畫,然而他因不敵現實的生計問題而回歸家族事業。1903年約翰開始他演戲的職業生涯,先從演輕喜劇建立聲望,接著去演大戲,1920年的【理查三世】(Richard III)和1922年的【哈姆雷特】(Hamlet)他都扮演主角,在當時被視為最能完美詮釋理查三世和哈姆雷特的演員。他對角色精神層面的創新詮釋和有力的敘事改變了舞台表演的常規,也將口語化韻文融入舞台文謅謅的發聲方法,他的理查三世和哈姆雷特被當成了現代飾演這些角色的範本。

1925年在倫敦扮演哈姆雷特取得成功後,約翰離開舞台專心致志於往大銀幕發展,他舞台上磨練出來的聲音在有聲電影成為優勢,使他在每部電影裡就跟在舞台上一樣如魚得水,名氣勝過自己的哥哥姊姊。他英俊的外表還為他贏得“完美輪廓”(The Great Profile)的稱號。奇怪的是,約翰是巴利摩三兄妹中唯一沒得過奧斯卡獎的成員,連提名都沒有。他唯一因從影得到的獎項是1925年由演員魯道夫‧瓦倫蒂諾(Rudolph Valentino)為他演出的無聲古裝劇頒給他的獎章,以瓦倫蒂諾的名字命名。約翰在早期有聲電影時代是浪漫男主角的代表,但他少年時期養成的酗酒惡習卻開始摧毀他的人生,也影響他的演技,大多片廠不願僱用他,他與第三任妻子離婚,進出療養院與醫院的費用耗盡了他的錢財,當他於1937年申請破產保護時,他已揹了16萬元債務。約翰在他人生的最後階段靠著認真工作還債,這時期他的電影大多是以他本人為題材進行的惡搞創作。約翰於1942年5月29日死於併發自肺炎的肝硬化和腎功能衰竭。

圖檔
埃塞爾‧巴利摩(Ethel Barrymore,1879~1959)
她被譽為「美國劇場第一夫人」,是卓越的舞台女演員,職業生涯維持了一甲子之久。

本來埃塞爾完成傳統女子教育後志於成為鋼琴家,但顯然先天的演戲因子是無法抗拒的,1894年她在紐約市首次登台成為女演員。年輕時的她在台上時,一張使人驚艷又迷人的面孔以及彷彿透過靈魂說話的深邃大眼睛簡直是美好的存在,表演天賦與獨特的嗓音更是加強了她讓人難以抗拒的魅力。1901年她結束在倫敦的演出後回到紐約主演戲劇【Captain Jinks of the Horse Marines】一舉成名,接下來重要的戲劇演出如1905年的【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爐旁愛麗絲】(Alice By the Fire)、1910年的【中英吉利海峽】(Mid-Channel)和1911年的【特里勞妮的舞台】(Trelawney of the Wells)打造出她溫暖又有魅力的明星特質。同時她於1909年與一位股票經紀人結婚生了3個孩子,但仍然繼續她的演藝事業。

雖然埃塞爾較傾心於舞台劇,她倒是回應了大銀幕的召喚,即使成就比不上弟弟約翰,她還是以1914年的【夜鶯】(The Nightingale)擄獲觀眾的心。除了演戲,埃塞爾也把才能發揮在其它活動上,她是美國演員協會(Actors Equity Association)的基礎贊助人,也是1919年演員罷工的重要人物。到了1930年埃塞爾開始步入中年,她便做出了退出銀幕的明智選擇,把十餘年的時光貢獻給舞台。然而埃塞爾的電影明星光芒仍持續閃爍,她再度復出,以1944年的【寂寞芳心】(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1945年的【螺旋梯】(The Spiral Staircase)、1947年的【淒艷斷腸花】(The Paradine Case)和1949年的【碧姬】(Pinky)也都讓她獲得提名。50年代晚期埃塞爾在電視同樣也有出色表現,1955年獲得艾美獎提名,同年也出版了她的自傳《Memories, An Autobiography》。埃塞爾過世後,她與自己的兄弟葬於東洛杉磯的同一座天主教公墓。

圖檔
馬克思兄弟(The Marx Brothers)
知名的喜劇團隊,成員為來自德國和法國的猶太移民之子,且都是親兄弟,從1905年至1949年活躍於歌舞雜技表演、舞台劇和電影。13部馬克思兄弟的電影有5部被美國電影學會(AFI)列入百大喜劇電影,其中兩部電影【鴨羹】(Duck Soup)和【歌劇之夜】(A Night at the Opera)排入前十二名。馬克思兄弟在美國電影學會評選的百年最偉大男演員中排第二十名,是名單上唯一的表演團隊。沒多少人知曉他們的本名,卻不會輕易忘記他們的藝名:奇科、哈波、格魯喬、甘默(Gummo Marx)和澤伯。較年長的兄弟奇科、哈波和格魯喬是團隊核心人物,每人都有鮮明的表演特徵;另兩位兄弟甘默和澤伯角色定位較不明確,最後改行做生意並取得成功發展。馬克思兄弟於1977年1月16日進入電影名人堂(Motion Picture Hall of Fame),對娛樂界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許多電視節目和電影都喜歡拿馬克思兄弟作為模仿對象。

圖檔
奇科‧馬克思(Chico Marx,1887~1961)
奇科在劇中的角色是個雖然狡猾卻可愛、有趣的騙子,一身舊衣服加上顯眼的鬈曲假髮和窄邊呢便帽使他看起來很像來自義大利農村的鄉下人。只要是馬克思兄弟三人組演出的電影,常常可看到奇科與哈波聯手從事犯罪行為。從小在紐約市長大的奇科跟那裡的移民學會如何模仿各國腔調,而他鍾愛的義大利腔也成為他演戲時的註冊商標。由於奇科有賭癮,他最初為了還債而和自己的弟弟們同台飆戲,結果就是他帶領大家邁向成功之路。他後來取代自己的母親成為團隊經紀人,利用賭徒的膽識和手腕促成他們的第一場國際演出契約、他們的第一場百老匯表演、與歐文‧托爾伯格的米高梅合同,還有其它成功事蹟。奇科另一項不輸給賭博的狂熱則是追求女人(chicks),他的藝名便是由此而來。他也是個技藝高超的鋼琴家,時常在鏡頭前以獨特的搞笑方式彈琴。

圖檔
哈波‧馬克思(Harpo Marx,1888~1964)
馬克思兄弟最受歡迎的成員。哈波‧馬克思8歲便中斷學業,和哥哥奇科從事許多工作養家,包括賣報紙、在肉舖打工、以及當辦公室跑腿小弟。1910年他與兩個兄弟成立表演團,由此漸漸發展他的演戲風格,除了在舞台、電影屢創佳績,後來更在60年代出現於電視螢光幕。和其他兄弟比起來,哈波的搞笑著重在視覺上,最出名的就是那一身標誌性打扮:配有超大口袋的風衣、捲捲的紅色假髮(後來改戴金色假髮)、高頂禮帽和不離身的喇叭。哈波在劇中從不說話,只透過口哨和腳踏車喇叭溝通,隨時能從大衣內拿出意想不到的道具製造喜劇效果。哈波還靠著自學彈得一手好豎琴,把豎琴音樂介紹給許多觀眾,在那個年代,他是最具聲望的豎琴大使。

哈波在電影裡有許多風流行徑,但在家中他是個盡職的丈夫與父親。1936年9月28日他與一位叫Susan Fleming的女演員結婚,並終身維持這段婚姻。他與妻子領養了4個小孩,有人曾問他到底打算領養多少孩子,他回答要跟他家裡的窗戶一樣多,這樣他出門工作時每扇窗戶都會有小孩向他揮手說再見。哈波過世那一天正是他的28週年結婚紀念日。他的死據說對其他在世的兄弟造成很大打擊,格魯喬的兒子事後說,哈波的葬禮是他生平唯一一次看到父親哭泣。哈波在遺囑中把他的豎琴捐給以色列。

圖檔
格魯喬‧馬克思(Groucho Marx,1890~1977)
格魯喬以急智知名,被公認為近代了不起的喜劇演員之一,說話時勁道十足又有暗示性的快嘴饒舌為他帶來了不少仰慕者和模仿者。他獨樹一幟的外表從他表演短劇就已成形,誇張的化妝和彎腰走路的姿勢都是讓他在馬克思兄弟居於領導地位的原因,他的註冊商標眼鏡、鼻子、黑鬍子和雪茄已成為喜劇的象徵,創造出世上最廣泛也最為人熟知的扮裝道具,至今那種附有塑膠假鼻子、假鬍子和假眉毛的眼鏡依然在世界各地的扮裝用品店販售。格魯喬時常說出帶有雙關語的短笑話,但他從不在任何表演說髒話,免得別人認為他是個下流的喜劇演員。他從1940年代末到1961年是個成功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他的兒子也是個成功的傳記作家和電視劇作家。

圖檔
澤伯‧馬克思(Zeppo Marx,1901~1979)
澤伯的四哥甘默在馬克思兄弟早年還在演短劇時退出團隊從事製造業,澤伯於是接替他的位置在喜劇中擔任捧哏的角色。有些影評人對澤伯在電影裡沒有好好發揮搞笑角色的說法表示質疑,儘管他有時說了幾句台詞後只是臉上掛著笑容站在一旁當背景,動作太僵硬呆板,他代表的卻是觀眾和其他兄弟產生連結的管道,當他們瘋狂搞笑時,他也嘲笑諷刺時下電影裡那些多餘的角色,用自己的方法證明自己是個傑出的喜劇演員。

澤伯從1929年到1933年演出5部馬克思兄弟電影後便放棄演戲。即使澤伯的電影角色不甚起眼,在劇外他卻是個機械高手,靠著貢獻才能發了大財成為百萬富翁。他擁有的一家公司Marman Products Co.負責在二戰時期生產戰用機器部件,這家公司生產的一種夾具在二戰尾聲的核攻擊就是用來固定飛機機艙內的原子彈。澤伯還發明了監測心臟病患脈搏的手錶,能夠在心律不整時發出警報;以及一種醫療用墊子,能為患者製造蒸氣。澤伯於1979年11月30日死於肺癌。

圖檔
墨利斯‧雪佛萊(Maurice Chevalier,1888~1972)
法國綜藝歌唱界第一天王,也是好萊塢電影明星,招牌特徵是他的平頂草帽和身上一襲晚禮服。

墨利斯‧雪佛萊1888年9月12日出生於巴黎,1901年開始從事演藝事業。他引起一位劇院人員的注意時只是個在咖啡店提供無償服務的歌手,在對方的建議下他應徵了音樂劇的角色而入選,後來靠著當搞笑藝人和歌手闖出名號。當他在馬賽的演出票房大捷,他也光榮地返回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雪佛萊加入法國軍隊,卻在一場戰鬥中受了傷遭德軍俘虜關進戰俘營,他在被囚禁的那段時光跟其他囚犯學會說英語。戰爭結束後雪佛萊重拾舊業,有聲影片問世之際,他前往美國到好萊塢打天下。1930年,雪佛萊以在【璇宮豔史】(The Love Parade)和【大亨】(The Big Pond)的演出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提名,在後者演唱的一首歌“Livin’ in the Sunlight, Lovin’ in the Moonlight”成為他的第一首美國暢銷歌曲。雪佛萊以他幽默風趣的表演方式、別具一格的歌唱特色贏得許多影迷和歌迷的喜愛;濃重的法國口音、磁性的嗓音和法國人的迷人特質使他成為30年代美國電影裡多情法國男士的樣本。30年代晚期雪佛萊回到歐洲,在法國和英國兩地拍片。他的職業生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斷,他還被指控在納粹當局占領法國時與其合作,後獲得平反。50年代當他再度回好萊塢,他已是個頭髮灰白的長者了。1958年的歌舞片【金粉世界】(Gigi)中,雪佛萊唱出他的代表歌曲“Thank Heaven for Little Girls”和“I Remember it Well”,同年好萊塢頒給他一座奧斯卡特別獎表揚他對電影的貢獻。雪佛萊在60年代又拍了些影片,1970年他幫迪士尼動畫片【貓兒歷險記】演唱主題歌,為他的人生在謝幕前留下最後的遺響。

除了【貓兒歷險記】,墨利斯‧雪佛萊另有參與演出迪士尼真人電影,分別是1962年的【天涯歷險記】和1967年的【猴子回家】。2002年華特迪士尼公司在慶祝巴黎迪士尼樂園的華特迪士尼影城開張時追授他迪士尼傳奇獎。

圖檔
艾迪‧坎度(Eddie Cantor,1892~1964)
艾迪‧坎度在紐約市出生,確切的出生日期不明,父母是來自俄國的猶太人移民。他的童年有一段悽慘的歲月,他的母親在他出生一年後過世,父親也在他兩歲時因肺炎過世,從小他就由祖母拉拔他長大。到了青少年時期坎度開始上台表演,屢屢在才藝比賽得名,此後他一路從舞廳的表演台進軍百老匯、好萊塢、廣播和電視,是上百萬人熟知的插畫歌曲表演者、喜劇演員、舞者、歌星、電影演員和作曲家。他寫的其中一首歌曲還包括華納兄弟(Warner Bros.)出品的卡通【Merrie Melodies】的主題歌“Merrily We Roll Along”。坎度唱歌跳舞時轉動眼睛的習慣使他得到個綽號“斑鳩眼”(Banjo Eyes),因為他的眼睛讓人聯想到斑鳩琴似鼓的琴身,他的眼睛也成為他的註冊商標,常在各種繪畫裡被誇大。坎度在慈善與人道活動也投入很大心力,他在羅斯福總統大力呼籲每人捐款10美分給小兒麻痹基金會時幫忙新創宣傳標語,還利用他的影響力透過電台要大眾將10美分寄給羅斯福,結果有268萬個10美分硬幣湧入白宮的郵件室。1956年他得到奧斯卡榮譽獎以表彰他在電影界的功績。

圖檔
珍‧哈露(Jean Harlow,1911~1937)
30年代的美國女星和性感女神,美國電影學會將她列為好萊塢電影第二十二名最偉大女演員。她16歲時和一位商人私奔到洛杉磯,在那裡找了候補演員和演小角色的工作。她第一次出頭的機會在導演霍華‧休斯(Howard Hughes)找她演【地獄天使】(Hell’s Angels)便來臨,該片在1930年獲得成功票房。1932年她被出讓給米高梅,成為米高梅的當家女主角,經常飾演伶牙俐齒的金髮女人。她主演的一系列熱門電影有1932年的【紅塵】(Red Dust)、1933年的【晚宴】、1935年的【放蕩進行曲】(Reckless)和1936年的【蘇西】(Suzy),最常和她同台飆戲的影星則有威廉‧鮑威爾、史賓塞‧屈賽(Spencer Tracy)和克拉克‧蓋博。哈露的人氣很快超越她的米高梅同仁,被稱為“金髮炸彈”(Blond Bombshell)和“白金髮女郎”(Platinum Blonde)。然而1937年6月7日,哈露在拍攝電影【薩拉托加】(Saratoga)時因尿毒症中毒送醫,不久香消玉殞。26歲的她死於腎衰竭引起的併發症。哈露來不及在【薩拉托加】拍完的部分只能用替身和改寫劇本來完成,這部電影因為她的死而票房大賣,是米高梅在1937年票房第二高的電影。以後其他的金髮美女仍會在影壇相繼上場,但是那人們心中認定的標準、能夠時時被拿出來比較的,也唯有珍‧哈露。

圖檔
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1904~1977)
美國電影以及電視演員,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列為最偉大女演員第十名。《花花公子》雜誌(Playboy)把她列為「20世紀100位最性感的女人」第八十四名。克勞馥在成名前是個舞者和配唱演員,1925年和米高梅簽訂電影合約,到了30年代她已足夠與瑙瑪‧希拉(Norma Shearer)和葛麗泰‧嘉寶等米高梅女星分庭抗禮。克勞馥常常扮演努力工作最後獲得成功人生和愛情的年輕女子,這在經濟大蕭條的時代很合觀眾胃口,也受到女性觀眾歡迎。然而她接下來演的電影開始虧錢,到了30年代末她已被貼上票房毒藥的標籤,直到40年代早期她的情況才開始好轉,1945年一次絕地大反攻【慾海情魔】(Mildred Pierce)讓她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55年克勞馥透過和百事可樂公司(Pepsi-Cola Company)總裁的婚姻得以參與公司事務,1959年她在丈夫去世後被選為董事會成員,但於1973年被迫退休。克勞馥在整個60年代持續在電影和電視演出,只不過次數越來越少,1970年她在推出最後一部電影後離開影壇。自從1974年一次公開露面後,克勞馥便完全退出大眾視線,生活變得越來越深居簡出,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她去世為止。

華特迪士尼和動畫家Ub Iwerks在早期的動畫實驗很喜歡拿瓊‧克勞馥當模特兒。甚至可說她也是某個迪士尼樂園遊樂設施的推手。1964年的世界博覽會上,還是百事可樂董事會成員的克勞馥建議華特迪士尼為全世界的孩子們打造一個遊樂設施。這個充滿歌舞、被稱為『小小世界』的設施大受歡迎,並在博覽會結束後被轉移到迪士尼樂園,1966年5月8日正式開放給遊客時,克勞馥也是出席的來賓之一。

圖檔
珍妮‧蓋諾(Janet Gaynor,1906~1984)
在演員可以同時由多部電影得到奧斯卡獎的時期,珍妮‧蓋諾以1927年的【第七天堂】(7th Heaven)、【日出】(Sunrise: A Song of Two Humans)和1928年的【馬路天使】(Street Angel)成為第一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得主。她初次從影是在短片和默片當臨時演員,1926年和福斯電影公司簽約後名氣便扶搖直上,成為當時另一大票房號召主力。蓋諾是少數成功過渡到有聲電影的演員,除了演技好,她的聲音也同樣迷人,使得她在30年代能夠脫穎而出晉升頂級女星。1927年她主演的電影【一個明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正好與之相呼應,她因此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她也一度是經典名片【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女主角人選。1939年蓋諾退出大銀幕後,她嫁給一位服裝設計師並生了個兒子。50年代她除了短暫在電影和電視露臉外,後來更成為一名油畫畫家,賣出的畫作有200多幅,1975年到1982年2月總共在紐約、芝加哥和棕櫚灘辦過4次展覽。1980年蓋諾首次在百老匯登台演出改編自1971年電影【哈洛與茂德】(Harold and Maude)的舞台劇,雖以失敗收場,但蓋諾在一定程度上也拯救了整部戲,至少她還有能力娛樂觀眾;1982年2月她又參演一齣巡演戲劇【金池塘】(On Golden Pond)。1982年9月,蓋諾在一場車禍中受了重傷,雖然送醫治療後康復,卻對她留下後遺症,她最後在1984年9月死於肺炎。

圖檔
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Lloyd,1893~1971)
在默片時代足以跟查理‧卓別林和巴斯特‧基頓爭輝的喜劇演員。他從1914年到1947年間共拍了將近200部電影,以一個戴眼鏡的四眼田雞(Glasses)人物著稱,後來成為超人(Superman)最初的漫畫形象來源,而他也跟超人一樣,只要拿掉眼鏡就可以隱藏自己的身分。

勞埃德一開始以模仿卓別林建立形象,1917年他便感到厭煩而創造自己的四眼田雞角色──一個戴著眼鏡的平凡青年,不管眼前有多少障礙也要克服萬難達到目標。勞埃德的喜劇片經常包含驚險刺激的特技鏡頭,最為人稱道的是1923年的【安全至下】(Safety Last!)片中,他攀爬在高樓大廈的外牆抓著時鐘指針當眾表演特技,成為令人難忘的喜劇場面。由於許多危險的表演是由勞埃德親自執行,他也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有一次他誤把一個真的炸彈當成表演道具,導致他失去右手拇指和食指,從此他總要戴上特製的手套掩飾身上的殘缺,拍照也要把右手藏在口袋裡,這樣的行為在他息影後仍一直維持下去。勞埃德的電影以多產見長,一年可以推出一到兩部電影,然而他的事業隨著有聲電影來臨而走下坡,經濟大蕭條的衝擊使他的片廠財務吃緊,他雖然也拍了些頗受好評的有聲電影,但這位年歲增長的演員已難以重回20年代的巔峰時光,最終功成身退。離開影壇的勞埃德把興趣轉移到其它事務上,其中之一就是攝影,曾為女星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拍過美照。勞埃德於1953年獲頒奧斯卡榮譽獎。

圖檔
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1901~1960)
1901年2月1日生於俄亥俄州,擁有德國人、愛爾蘭人和瑞士德國人血統,7個月大時母親就過世了,16歲時放棄學業立志當演員。蓋博的職業生涯從舞台演員發端,1924年和1926年間成為默片臨時演員。1931年他進展為米高梅電影的配角,逐步確立在影壇的傳奇地位,隔年他成為米高梅最重要的男影星,並在接下來的30多年當了60多部電影的男主角。蓋博在1934年以【一夜風流】(It Happened One Night)拿下奧斯卡影帝,1935年他主演的【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以及在1939年的傳奇電影【亂世佳人】飾演男主角白瑞德(Rhett Butler)都讓他獲得提名。蓋博其它成功的商業片另有1932年的【紅塵】、1934年的【男人世界】(Manhattan Melodrama)、1936年的【火燒舊金山】(San Francisco)、1937年的【薩拉托加】、1940年的【繁榮小鎮】(Boom Town)、1947年的【廣告員】(The Hucksters)、1948年的【長使英雄淚滿襟】(Homecoming)以及1961年的【亂點鴛鴦譜】(The Misfits)。

蓋博本來有個高亢的嗓音,後來他接受發聲訓練把音調降低,對他的成名形成一大助力,在他人生末期某些電台訪談中,他的聲音神似華特迪士尼。他經常飾演從容不迫又樸實、勇敢的角色,以無與倫比的魅力和捉摸不定的笑容成為男子氣概的縮影,被公認為史上永恆的好萊塢演員之一,有「好萊塢國王」和「國王」之稱。蓋博在二戰時期入伍和德軍作戰時,希特勒還對任何能活捉蓋博的人提出高額懸賞。奎格利出版公司(Quigley Publishing Company)公布的年度「最會賺錢巨星排行榜」中,蓋博總共上榜16次;美國電影學會還把蓋博列為第七大經典電影男演員。

圖檔
愛德華‧羅賓遜(Edward G. Robinson,1893~1973)
羅賓遜10歲和家人從羅馬尼亞移民到美國紐約,在紐約市立學院就學的時候便放棄當法學博士和律師的計畫,1913年他獲得美國戲劇藝術學院的獎學金後便開始登台。羅賓遜初演電影時只是擔任小角色,有聲電影的來臨使他的事業跟著大大起飛,在好萊塢的黃金時代揚眉吐氣。50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共演了40齣百老匯戲劇和100多部電影,角色形象多變,例如1944年【雙重賠償】(Double Indemnity)的保險推銷員、1956年【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的埃及走狗和1973年【超世紀諜殺案】(Soylent Green)的老教授,但他以1931年【小凱撒】(Little Caesar)和1948年【蓋世梟雄】(Key Largo)中的黑幫硬漢形象廣為人知。羅賓遜在30和40年代間也敢於公開批評當時正壯大的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同時給多於850個跟戰爭相關的組織和文化、教育、宗教團體提供25萬美元以上的捐款。50年代的紅色恐慌期間,他被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The House Un-American Activities Committee)傳喚,後來證明他並未涉入共產黨活動。

羅賓遜一生從未被提名奧斯卡獎,他過世後兩個月才被追授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由他的遺孀為他代領。雖然他的銀幕形象是個講話粗魯、凶狠的匪徒,他本人卻十分優雅、有文化修養,而且對藝術有強烈愛好。有許多電視卡通人物模仿了他的外型和滿口江湖話的幫派風格,像【兔寶寶】(Bugs Bunny)、【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狄克崔西秀】(The Dick Tracy Show)和【瘋狂大賽車】(Wacky Races)等卡通系列都有出現類似的角色。羅賓遜演過的迪士尼電影是1968年的【糊裡糊塗立大功】,他飾演片中的犯罪集團首腦。

圖檔
阿道夫‧曼吉(Adolphe Menjou,1890~1963)
美國演員,演藝生涯橫跨無聲和有聲影片兩大類型。1890年2月18日生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曾因父親不贊成他當藝人而被送到印第安納州的軍事學院,但他輾轉進入康乃爾大學就讀並為學校的戲劇試鏡。曼吉在家中面臨財務危機時離開學校協助照顧父親的餐廳生意,從那時起他便前往紐約展開舞台人生,他從未進入百老匯,卻為許多電影片廠打過零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曼吉在歐洲擔任救護隊隊長,戰爭結束後便回美國跟著紐約的電影產業西移,主演了【沙漠情酋】(The Shiek)和【三劍客】(The Three Musketeers)等電影建立知名度。1923年曼吉在卓別林的電影【巴黎一婦人】(A Woman of Paris)鞏固了他講究穿著的城市男人形象,這自然也引起派拉蒙公司(Paramount)的注意,於是趁機讓曼吉的花花公子男主角在許多電影輪番上陣。事實上戲裡戲外的曼吉在好萊塢已和「溫文儒雅」劃上等號,集滑頭、貴族氣質於一身,目不暇給的高檔服飾加上閃亮的黑鬍子,都注定了他要成為焦點人物,而他後來有9次被票選為全美穿著最講究的男人。雖然外表無法和魯道夫‧瓦倫蒂諾這樣的美男子相比,但他也是默片時代讓女性觀眾為之傾倒的銀幕小生。

股市崩盤使得曼吉無法待在派拉蒙,米高梅便以派拉蒙一半的薪水僱用他。在30年代演出高檔電影已成為曼吉的家常便飯,1931年他以【犯罪的都市】(The Front Page)被提名奧斯卡獎。到了40年代,榮景已逝,曼吉除了娛樂海外軍隊和以外語主持電台外仍不放棄演電影,戰後還繼續現身銀幕爭取曝光率。1952年曼吉在【狙擊手】(Sniper)最後一次當主角,參與的最後一部名片是1957年的反戰電影【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相較之下曼吉的政治立場並非可以稱得上光采,他思想極度右傾,早在1944年他便和華特迪士尼成立了名為『電影界保存美國優良文化協會』(Motion Picture Alliance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American Ideals)的反共組織,在紅色恐慌時期他以“友性證人”的身分在聽證會上配合眾議院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更使他跟同行撕破臉,對他往後的名聲造成傷害。1960年他與迪士尼的當紅童星Haley Mills演出他的最後一部電影【快樂小天使】後便退休,1963年10月29日因肝炎逝於比佛利山家中。

由於曼吉對麥卡錫狩獵共產黨人的公開支持,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又稱東德)的反帝國主義宣傳常用曼吉的鬍子代表他們的西方敵手,在東德修剪這樣造型的鬍子跟公開造反是沒兩樣的。這種鬍子在大眾文化成了嫌疑犯的象徵,德國至今仍把它稱為“曼吉鬍”(Menjou beardlet/Menjou-Bärtchen)。德國電影和戲劇中的可疑紳士、機會主義者、腐敗政治家、謊話連篇的說客、假結婚的人或其他氣質出眾的犯罪分子都長著曼吉型的鬍子,現實生活中它則是與車商、推銷員、保險代理人、皮條客、投資顧問或房地產經紀人等人們有偏見或自我應驗預言的職業產生聯想。

圖檔
席德‧格勞曼(Sid Grauman,1879~1950)
他建造的中國戲院如今已是好萊塢的重要地標,每年吸引400萬名遊客前來造訪,戲院前水泥地上的明星足印、電影首映日射向夜空的碳弧探照燈都是中國戲院的主要亮點。地位同樣顯赫的百萬戲院(Million Dollar Theatre)和埃及劇院(Egyptian Theatre)的落成他也厥功甚偉。他也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的36位創辦人之一。

席德‧格勞曼於1879年3月17日生於印第安納州印第安納波利斯,年輕時他曾和父親搭上淘金的熱潮前往加拿大,雖然淘金失敗,父子倆卻反而在當地發展娛樂業而致富。1900年席德和家人在舊金山定居,以經營劇院為業,版圖從舊金山一路延伸至明尼亞波利斯和俄勒岡州波特蘭,為美國西北地區提供了價格合理的優質表演。舊金山大地震時他們的劇院也蒙受損失,但依然阻止不了他們照常營業。1917年格勞曼父子和後來的派拉蒙公司創始人阿道夫‧朱克(Adolph Zukor)展開合作關係,把劇院的事業移到洛杉磯。1918年,好萊塢著名三大戲院之一的百萬戲院開張;1921年席德的父親還來不及見到埃及劇院開張便猝死,留下席德繼續中國戲院的建造工作。中國戲院最終於1927年5月18日首映第一部電影【萬王之王】(The King of Kings),輝煌的建築和出席的名人吸引了許多人爭睹。從那時起,中國戲院便包辦了許多電影首演、生日聚會、企業入駐以及3場奧斯卡頒獎典禮,而席德在靈光一現下讓電影明星在水泥地上留下手印足印後,沒有什麼更適合被影迷選為朝聖的地點。席德在兩年後出售他的戲院股份給福斯連鎖劇院(Fox West Coast Theatres),但他餘生一直是戲院的總經理,1949年他獲頒奧斯卡榮譽獎表揚他對放映電影標準所做的改良。

圖檔
梅‧蕙絲(Mae West,1893~1980)
美國眾所周知的性感偶像,也是演藝生涯中極具爭議的電影明星之一。梅‧蕙絲5歲起就在舞台上表演短劇而小有名氣,14歲時便有“小妖女”(The Baby Vamp)之稱,後來自己撰寫舞台劇本。1926年她一齣名為【性】(Sex)的戲劇使她坐了10天牢,2年後她的另一齣戲劇【Diamond Lil】在百老匯大受歡迎,很快引起好萊塢片廠的注意,她便在1932年以【一夜又一夜】(Night after Night)首次登上大銀幕。雖然那只是小角色,蕙絲卻因演技出眾一舉成名。她的第二部電影【儂本多情】(She Done Him Wrong)改編自她寫的舞台劇本,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第三部電影是1933年的【我不是天使】(I’m No Angel)。蕙絲豐滿的性感身材和挑逗的嗓音使無數觀眾為之傾倒,她的電影雖然挽救了派拉蒙的財務危機,但片中的大尺度內容使得各大片廠不得不對電影畫面和台詞制定規範。為了規避審查,蕙絲便用雙關語取代那些放蕩字句,表面上不傷和諧,骨子裡仍嘲諷拘泥古板的社會風俗,果然屢試不爽。當審查愈來愈嚴苛,蕙絲回到舞台追求更多自由,直到70年代才重返銀幕,她的最後一部電影是1978年的【六重奏】(Sextette)。蕙絲46年來只演出了12部電影,但她的成就不僅限於此。在電影事業告一段落時她寫書、寫劇本、登上賭城和英國的舞台、演出廣播和電視,甚至錄製搖滾專輯;二戰期間有一種充氣式救生衣以她的名字命名;搖滾樂團披頭四把她放上專輯封面;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以她的容貌創作出獨特的紅脣沙發,如今已是奉為經典的藝術作品。有人曾問起蕙絲事業上遭遇的阻礙,她回答:「我信奉審查,我的財富就是這樣來的。」十足她獨有的率性風格。

圖檔
切斯特‧莫里斯(Chester Morris,1901~1970)
美國舞台演員、電影演員、電視演員和廣播演員,早年的職業生涯演過一些著名電影角色,還獲得奧斯卡提名。以40年代的犯罪電影系列最為人熟知。

青少年時期的莫里斯在百老匯表演舞台劇時是擔任李昂‧巴利摩的配角,雖然他一年前就已經接觸電影了,但他直到有聲電影問世才成為明星,所以他大多的時光一直是個舞台藝人。當他準備好後,他以「全國最年輕的男主角」推銷自己,1929年他的第一部有聲電影【辯詞】(Alibi)讓他開始嶄露頭角,於1930年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1930年的【牢獄鴛】中,他飾演一位改過自新的監獄囚犯而被捧紅,這也是他早年最有名的角色。從30年代早期到中期,莫里斯通常以銀幕硬漢的形象主演一流電影,但到了末期他的光芒開始黯淡下來而改演B級片。1941年哥倫比亞電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讓他扮演犯罪電影主角波士頓‧布萊基(Boston Blackie)──一個打擊犯罪的珠寶大盜──再度幫助他復興,並藉由這個角色演出14部電影。50和60年代,莫里斯的職場轉移到電視,1970年推出最後一部電影【拳王奮鬥史】(The Great White Hope),一生縱橫影壇70年之久。

圖檔
葛洛麗亞‧史萬森(Gloria Swanson,1899~1983)
進入演藝圈本來並不是葛洛麗亞的志向,她完成正規教育後是到百貨公司當店員,1915年她和一位親戚到芝加哥的電影片廠參觀電影製作流程時,因相貌出眾而被選來在電影裡跑龍套。和卓別林等其他演員合作幾個月後,她正式成為全職演員,並和母親搬到加州。1916年葛洛麗亞嫁給了和她同台的男演員華萊斯‧比勒。葛洛麗亞在她的自傳中講述,比勒在新婚之夜就強暴了她,還在她懷孕時騙她喝下調製飲料害她流產,雖然他們倆仍一起工作,他們最後還是分居並於1919年離婚。

在西岸這段時光,葛洛麗亞的事業飛黃騰達,賣座電影一部接著一部推出。到了1920年中期,她已是好萊塢片酬最高的女演員,據說每年的收支就有800多萬美元。有聲電影的革命開啟時葛洛麗亞已30歲,很多人懷疑她能否保住飯碗,然而她做到了。1928年她演出【軍中紅粉】(Sadie Thompson)入圍第一屆奧斯卡金像獎,後來又以【入侵者】(The Trespasser)再度入圍。到了30年代,葛洛麗亞的電影數量銳減到4部,她演出1934年的歌舞劇【天籟】(Music in the Air)後直到1941年才推出下一部電影【再續嬌妻】(Father Takes a Wife)。1950年葛洛麗亞的事業隨著【紅樓金粉】(Sunset Blvd.)推出再創高峰,她在片中飾演一名過氣的女明星,該片票房大賣,她第三次入圍奧斯卡獎。【紅樓金粉】被封為影史上的佳片之一,於1968年6月16日被選為百大電影第十二名。葛洛麗亞在50年代又演了幾部電影後逐漸淡出,60年代她已把大部分的鏡頭獻給電視,她最後一部大銀幕作品是1974年的【國際機場1975】(Airport 1975,電影【國際機場】續集),片中她飾演自己。葛洛麗亞在星光大道上得到分別代表電影和電視的星星。

葛洛麗亞一生共結過6次婚,雖然她每段婚姻都會改從夫姓,但她強烈的個性和名氣常使之黯然失色,所以她常被稱為「史萬森小姐」。她的最後一任丈夫是一名作家,曾擔任她自傳的代筆人。葛洛麗亞去世後他便回到密西根州伯明罕的家,2002年死於癌症。

圖檔
喬治‧亞利斯(George Arliss,1868~1946)
首位得到奧斯卡獎的英國演員,也是此獎得主中出生最早的。喬治‧亞利斯年紀輕輕就在倫敦的舞台表演,1901年前往美國參加巡迴演出,他原本打算在美國待到巡迴結束,沒想到他一待就是20年。5年的巡迴時光中他飾演19世紀的英國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而出名,成為他的代表角色。1921年亞利斯開始踏入電影界,其中一部電影他再度飾演班傑明‧迪斯雷利,但目前他只有兩部默片【魔鬼】(The Devil)和【綠衣女神】(The Green Goddess)被保存下來。1929年的有聲電影【英宮外史】(Disraeli)中,亞利斯又再度扮演英國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還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是第一位因扮演歷史人物得獎的演員。此時他雖然年過六旬,卻先後在劇院、默片和有聲電影獲得成功轉型。他為華納兄弟拍了10部有聲電影,其中【扮演上帝的男人】(The Man Who Played God)是奧斯卡影后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主演的第一部電影,對她的星途形同一大起步,戴維斯一生都視亞利斯為支持她演女主角和給她勇氣的恩人。亞利斯後來脫離華納,到其它片廠演傳記片為世人熟知,1934年他被英國觀眾選為最受喜愛的男演員。亞利斯和妻子在1939年4月回到他們在倫敦的家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使亞利斯餘生再也沒踏上美國的土地。亞利斯於1946年2月5日死於支氣管疾病,享壽77歲。

圖檔
海倫‧海絲(Helen Hayes,1900~1993)
一位擁有80年演藝生涯的女演員,人稱「美國戲劇界第一夫人」,曾在娛樂界四大獎項──艾美獎、葛萊美獎、奧斯卡獎和東尼獎──獲得演藝圈大滿貫(EGOT)。1986年她獲雷根總統頒發總統自由勳章,1988年獲得美國國家榮譽藝術獎章,1984年以她名義設立的『海倫‧海絲獎』(Helen Hayes Award)至今依然在獎勵為實現目標而奮鬥的演員。有兩家百老匯劇院分別在1955年和1982年以她的名字命名。

在20世紀早期以童星之姿崛起的海倫‧海絲在30和40年代成為劇院紅星,1931年她與米高梅簽約,頭三部電影【阿羅史密斯】(Arrowsmith)、【戰地晴天】(The Sin of Madelon Claudet)和【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都是賣座強片,她也因【戰地晴天】成為1932年奧斯卡影后。然而,海絲因為缺乏有力的銀幕形象而並未在好萊塢黃金時期占據優勢,她後來的電影評價也並不好。海絲在4年內就放棄演電影到舞台取得更大成就,1950年代除了偶爾在電影演出小角色外,也成為電視螢光幕的常客。1970年海絲又對電影來了一次重大回歸,以【國際機場】(Airport)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由於舞台的塵埃會惡化海絲的氣喘病,她只好在1971年結束舞台表演,卻在後來的15年靠著演出電影和電視享有極高聲望和人氣,期間她演出的迪士尼電影有【金龜車大鬧舊金山】、【恐龍失蹤記】和【古堡風雲】。海絲於1985年演出TV電影【借鏡殺人】(Murder With Mirrors)後退休。

圖檔
威廉‧鮑威爾(William Powell,1892~1984)
米高梅公司的主要男星,曾和著名女星瑪娜‧洛伊(Myrna Loy)合作演出14部電影,被提名過3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從1912年開始威廉‧鮑威爾就在紐約的舞台上表演了10餘年,1924年又到派拉蒙公司工作7年。在派拉蒙那段時間他演了幾部有趣的電影,但沒什麼顯著的明星地位,直到1928年的【最後命令】(The Last Command)他才開始引起世人注意,1929年他終於以主演懸疑片【金絲雀殺人事件】(The Canary Murder Case)飛黃騰達。和許多默片演員命運大不同,讓鮑威爾功成名就的正是有聲電影。他的聲音好聽且優雅,充足的舞台訓練和適時的搞笑尤其對他演有聲電影助益極大。可是鮑威爾對他的電影角色並不滿意,所以1931年他就跳槽到華納兄弟,後來又跳槽到米高梅,和瑪娜‧洛伊、克拉克‧蓋博等人演出【男人世界】。繼【金絲雀殺人事件】後鮑威爾又在喜劇片【瘦子】(The Thin Man)扮演偵探而被提名奧斯卡獎,之後又在奧斯卡得獎電影【歌舞大王齊格飛】(The Great Ziegfeld)出盡風頭,證明了鮑威爾的優越演技不管是喜劇、驚悚或戲劇都能得到發揮。1936年,【我的高德弗里】(My Man Godfrey)讓鮑威爾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提名享譽全球。無奈造化弄人下,發生了一件悲哀的事。

鮑威爾的另一位電影夥伴是女星珍‧哈露,首部合作的電影是【放蕩進行曲】。兩人一拍即合,發展出真正的戀情,甚至論及婚嫁。沒想到哈露等不到這一天到來就因急症與世長辭。鮑威爾為此而意志消沉,他的電影進度必須延後6個禮拜讓他走出傷痛,之後他便出門旅行而息影一年。失去哈露加上被診斷罹癌造成鮑威爾減少拍片,不過他仍演了5部【瘦子】續集電影,最後一部於1947年推出;同年的【天倫樂】(Life with Father)讓他第三次被提名奧斯卡獎。鮑威爾的事業此後便衰退不少,他的最後一部電影於1955年推出,片名叫【羅伯茨先生】(Mister Roberts)。

圖檔
沃納‧巴克斯特(Warner Baxter,1889~1951)
巴克斯特幼年喪父,9歲和母親搬到舊金山,1906年卻發生了舊金山大地震,他們就在帳篷裡住了兩個禮拜。1910年巴克斯特開始參演喜劇,很快便轉向舞台劇和電影並掙得明星的地位。他是默片時代擄獲女性觀眾的風流小生,經常在西部片扮演對女人賣弄風情的帥氣拉丁法外之徒。有聲電影來臨後他變得更受歡迎,1928年他在【亞利桑納奇俠】(In Old Arizona)飾演英勇的墨西哥騎士The Cisco Kid聲名大噪,成為第一位被封為奧斯卡影帝的美國人。他接下來於1933年同女星瑪娜‧洛伊在犯罪電影【閣樓】(Penthouse)演出對手戲,1936年他在【鯊島逃生記】(The Prisoner of Shark Island)扮演的歷史人物薩繆爾‧瑪德醫生(Samuel Mudd)已被普遍認定是他最傑出的角色。那一年他的收入達到2萬8400美元。巴克斯特跟威廉‧鮑威爾還是摯友,兩人曾一起演過3部電影,珍‧哈露過世時他也陪伴在鮑威爾身邊。1943年,巴克斯特失去了人氣而淪為B級片演員,演出一系列【犯罪醫生】(Crime Doctor)電影。在為減輕關節炎疼痛動了手術後沒多久,巴克斯特便因肺炎過世。

這也許聽來離奇,但巴克斯特在沒有拍戲時是個發明家。1935年他曾協助為左輪手槍設計探照燈,讓槍手可以在黑暗中照亮目標並增加命中率。他後來還開發了一種無線電裝置,能讓緊急救難隊員在兩條街外改變交通號誌好安全通過交叉路,1940年他出資把這裝置安裝在比佛利山的十字路口。

圖檔
魯迪‧瓦利(Rudy Vallée,1901~1986)
他是早期現代流行名人中的青少年偶像之一。1929年一位雜誌作家曾這麼描述他:「在麥克風前他是個真正浪漫的人。他完美無瑕地穿著晚禮服,輕輕地將動聽的旋律一汩汩倒入收音機精巧的耳內。他似乎在哄騙、在懇求,卻又同時崇拜著他看不見的知音。」魯迪‧瓦利原先以薩克斯風手和歌手出道,後來成為樂團團主,在20和30年代他演唱許多將成為流行歌曲標準的歌,主要有“晚安親愛的”(Goodnight, Sweetheart)、“緬因大學州立校歌”(The Maine Stein Song)、“時光飛逝”(As Time Goes By)、“你想出去散步嗎?”(Would You Like to Take a Walk?)、“貝蒂姑娘”(Betty Co-Ed)和他的兩首代表歌曲“Heigh-Ho, Everybody”及“I’m Just a Vagabond Lover”,他還有自己的熱門廣播節目【The Fleishmann’s Yeast Hour】。他現場表演的票經常售罄,即使在音響設備不佳的地方,那些尖叫的女粉絲只要能瞥一眼他透過招牌擴音器唱歌的嘴就能高興很久。不過幕前幕後兩樣情,瓦利被工作人員視為冷血工頭,他跟任何冒犯他的人幹上一架是眾所周知的,尤其在排練時他的急性子和不當言語更為明顯。他曾在節目中揍了攝影師,把樂譜丟到鋼琴家頭上;如果他被激怒了,往對方鼻子就是一拳。雖然觀眾愛他,他在團隊裡卻是全民公敵。

瓦利在夜總會的演出和專輯都很受歡迎,他也協助過如艾麗絲‧費伊(Alice Faye)等當時沒沒無聞的明日之星得到出頭機會。1929年瓦利為雷電華電影公司(RKO Radio Pictures)演出他第一部電影【流浪的愛人】(The Vagabond Lover)。坦白說瓦利初期的電影只是仗著他唱歌的人氣來撈錢,他的表演身段顯得較為生澀,但他的演技卻在30年代晚期和40年代出現長足進步,他因此成為有所成的喜劇配角。1961年瓦利在百老匯主演經典音樂劇【一步登天】(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Without Really Trying),也在1967年的電影改編版擔綱同一角色。瓦利也在60年代的【蝙蝠俠】(Batman)電視劇飾演一位智慧型罪犯,也登場於1971年的影集【夜間畫廊】(Night Gallery)。他於1995年1月13日在棕櫚泉星光大道(Palm Springs Walk of Stars)被追授一顆星。

圖檔
康士坦絲‧班奈特(Constance Bennett,1904~1965)
康士坦絲‧班奈特的父母都是演員,她也是3個女兒中最早投入演藝事業的。在被影劇大亨塞繆爾‧戈爾德溫(Samuel Goldwyn)領進好萊塢以前她是紐約的默片演員。1925年她因為結婚而離開職場,離婚後她便於1929年在有聲影片獲得成功。1930年她在賣座愛情文藝片【黃金如土】(Common Clay)飾演被一位有錢人始亂終棄的女主角而竄紅,搞得她後來在一系列電影的角色不是蕩婦就是未婚媽媽,但是演高質感喜劇才是她真正的強項,代表作有1934年的【塞利尼事件】(The Affairs of Cellini)、1936年的【戀愛中的女人】(Ladies in Love)、1937年的【逍遙鬼侶】(Topper)和1938年的【我們生活愉快】(Merrily We Live)。金髮藍眼的康士坦絲時常被描述為班奈特三姊妹中長得最漂亮的,沙啞的嗓音和超乎常人的時尚感給了她異常獨特的風格。她與華納兄弟在1931年的合約中兩部電影的片酬高達30萬美元,讓她成為當時最高薪的電影演員,據說還啟發了針對電影業的稅法。康士坦絲的電影到了40年代便減少,她的工作重心於是轉移到廣播和劇院,也利用她機靈的生意頭腦投資創業,做起了銷售女裝和化妝品的業務。她的最後一段婚姻較為美滿,男方是一名美國空軍上校,她因此常到歐洲為美軍表演,在軍中贏得很高的聲譽。

圖檔
吉米‧杜蘭特(Jimmy Durante,1893~1980)
20世紀的美國娛樂業不乏迷倒眾生的帥哥美女巨星,吉米‧杜蘭特可算是其中的異數。他以沙啞的聲音、紐約腔、俏皮話、爵士歌曲和顯眼的大鼻子成為美國難以忘懷的偉大諧星,也包辦了喜劇演員、作曲家、電影演員、歌手和流行歌曲作家的頭銜,從20到70年代一直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他原先受教於紐約的公立學校,以在康尼島擔任鋼琴手開啟職業生涯,綽號叫Ragtime Jimmy。1916年他加入紐約知名的紐奧良爵士樂團,是團裡唯一的白人,他每次表演時習慣在樂曲中插入一段笑話成為一大賣點,最後該團於1920年更名為『吉米‧杜蘭特爵士樂團』(Jimmy Durante’s Jazz Band),杜蘭特也成為領導黑人樂師的第一位白人團主。20年代中期杜蘭特成功進軍喜劇和廣播界,與諧星Lou Clayton和Eddie Jackson組成搞笑三人組,並在往後的歲月仍繼續在音樂劇和電影合作演出。1934年杜蘭特推出由他本人操刀作曲的歌“Inka Dinka Doo”,這首歌大受歡迎而使他的專輯熱銷,也成為他的主題歌。30年代初杜蘭特不斷在好萊塢和百老匯間來回演出,最初與喜劇演員巴斯特‧基頓演出3部米高梅喜劇強片:1932年的【輕而易舉】(Speak Easily)、【愛神笑匠】(The Passionate Plumber)和1933年的【啤酒大王】(What! No Beer?),對初入電影界的新人來說,這種表現已經很了不起了。然而,巴斯特‧基頓對片廠的不滿、與杜蘭特的開朗幽默格格不入和酗酒的毛病使這段合作關係沒能持久。杜蘭特仍繼續推出若干電影,主要作品有【禁酒風雲】(The Wet Parade)、【百老匯與好萊塢】(Broadway to Hollywood)、【來吃晚飯的人】(The Man Who Came to Dinner)、【花團錦簇】(Ziegfeld Follies)、【馬戲風雲】(Billy Rose’s Jumbo)和【瘋狂世界】(It’s a Mad, Mad, Mad, Mad World)。後來杜蘭特有了自己的廣播和電視節目,也是夜總會表演的主角。他在表演中發展出了很多口頭禪,至今依然常被世人引用,他出名的大鼻子已成為無可取代的特色,他也以此自嘲,給自己的鼻子取名“Schnozzola”(俚語“鼻子”之意),此名也變成了他的綽號。

動畫中對吉米‧杜蘭特的描摹就有無數個,華納、米高梅、迪士尼、泰克斯‧艾佛利(Tex Avery),他們的卡通人物很難不向杜蘭特學個幾招。舉幾個明顯的例子來說,卡通系列【湯姆貓與傑利鼠】(Tom and Jerry)中那隻聲音沙啞的狗、漫威漫畫(Marvel Comics)早期的石頭人(The Thing)都有著類似杜蘭特的聲音。有種早餐麥片Crispy Critters的吉祥物也長著很像杜蘭特的大鼻子。迪士尼動畫【獅子王】的疣豬彭彭在唱歌時模仿了一下杜蘭特的表演動作;米老鼠的情敵莫提的外型和口頭禪「哈-恰-恰」,不用懷疑,都取材自吉米‧杜蘭特。

圖檔
威爾‧海斯(Will H. Hays,1879~1954)
他雖然不是表演紅星,對演藝界的影響卻同樣重大。威爾‧海斯出生於印第安納州沙利文縣,從瓦伯西學院畢業後從政。他在192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擔任沃倫‧蓋瑪利爾‧哈定(Warren G. Harding)的選舉經理,隨後被任命為郵政總局局長。1922年1月4日,海斯辭去局長職務,成為美國電影製片人和發行人協會(Motion Picture Producers and Distributors of America)首任主席。該組織的目標是要重塑電影工業的形象,在圍繞著電影業醜聞的輿論越演越烈下,宗教人士和守舊派認識到電影必須開始從娛樂賺錢的工具轉為價值觀念的承擔者和教化者,以海斯的背景他自然是擔此重任的不二人選。在往後的20多年海斯一直認真看待這份工作,他所頒布的《海斯法典》(The Hays Code)為電影內容制定嚴格道德尺度,到1934年此法典對電影的管制更是達到頂峰。這樣做也並非沒有好處,海斯在任期間為電影業建立一套自律的體制有效抵制了政府和不同社會力量的外部干預,甚至將反壟斷法案在電影業的實施推遲了10年。可以說3、40年代美國電影市場的黄金時期和業内名人們賺錢享樂的日子,很大程度上得歸功於海斯。海斯於1945年卸任,並在接下來的5年充當協會的顧問,退休後逝於出生地。《海斯法典》在1952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電影受到第一修正案的保護後漸漸衰落,1966年被正式取消,由等級制繼而為電影質量把關。

圖檔
艾德‧溫(Ed Wynn,1886~1966)
本名Isaiah Edwin Leopold,是全球受人喜愛的諧星之一,也是他那個時代最傑出的演員。他還是青少年時就逃家,1903年透過雜耍綜藝歌舞秀出道,1914年成為齊格飛富麗秀(Ziegfeld Follies)的明星演員。為了不讓家人因自己的工作蒙羞,他把他的中間名“Edwin”改成“Ed Wynn”做為藝名。艾德表演時以可笑的服裝道具和帶傻笑的詼諧聲音知名,除此之外他還是個全方位藝人。1919年艾德在全美演員大罷工事件帶頭向娛樂界巨頭抗爭,結果被下了禁演令,他乾脆在被禁期間自編自製音樂劇,這些作品後來都得到正面迴響。30年代初,艾德主持了很受歡迎的廣播節目【The Fire Chief】,跟許多轉換到廣播的舞台同行一樣,他堅持為節目現場觀眾實際表演,除了穿上鮮艷的戲服加強效果,他還會戴上紅色的消防帽,把每個節目都當成真正的舞台秀。1936年7月7日,艾德在NBC的電視播放實驗首次出現在電視上,1949年到1950年代他主持了CBS電視台的喜劇綜藝節目,獲得皮博迪獎和艾美獎肯定,著名演員巴斯特‧基頓、露西兒‧鮑爾(Lucille Ball)和三個臭皮匠(The Three Stooges)都曾是節目來賓。艾德後來在兒子鼓勵下放棄退休念頭,不斷在電影和電視露臉,受到新世代影迷的喜愛。1959年他以傳記電影【安妮的日記】(The Diary of Anne Frank)入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證明不管輕鬆或嚴肅的角色他照樣可獨當一面。

說起艾德‧溫和迪士尼的緣分,不能不提迪士尼動畫長片【愛麗絲夢遊仙境】中除了由他配音,連長相也和他相似的瘋帽匠;或是迪士尼紅星主演的【玩具國歷險記】中的倒楣玩具匠;或是他最有名的迪士尼電影【歡樂滿人間】中飄到空中唱歌的快樂老頭。他另外也演過【精靈貓捉賊】的珠寶商;和兒子Keenan Wynn演出【飛天老爺車】和【飛天老爺車續集】;在1965年的電影【雁南飛】擔任配角。除了迪士尼電影外,艾德也是迪士尼樂園劇場『金馬蹄歌劇團』的演員。1967年的【地仙號快車】是艾德的最後一部電影,在他過世後幾個月才推出上映。即使他離世已久,他獨特的聲音卻依然令人難以忘懷,3D動畫電影【無敵破壞王】的反派角色糖果王的聲音便是以他為藍本。迪士尼於2013年8月10日追授艾德‧溫迪士尼傳奇的名譽。

圖檔
惠勒與伍爾西(Wheeler & Woolsey)
一對喜劇拍檔,分別叫貝特‧惠勒和羅伯特‧伍爾西,從20年代開始就在喜劇電影和綜藝歌舞秀合作表演,直到1938年伍爾西過世為止。捲髮的惠勒是個面帶笑容的無辜角色,腦袋不怎麼靈光且容易相信別人,但有時也會堅持自己的準則;戴眼鏡的伍爾西則是斜睨著眼、抽雪茄、說話快速的點子王,時常把二人捲入麻煩中。他們也是第一對透過有聲電影成名的喜劇組合。惠勒與伍爾西的電影多充滿笑話式對話、原創歌曲、雙關語,有時還會有含性暗示的雙重笑梗。這種笑梗是這對拍檔早期的主要特色,只不過在電影製作法規建立後便被嚴格限制。1931年雷電華公司曾讓兩人各自演一部電影,好藉惠勒與伍爾西的高人氣讓收入加倍,結果以失敗收場,他們只好再度以二人組形式繼續表演。

圖檔
貝特‧惠勒(Bert Wheeler,1895~1968)
惠勒還是個嬰兒時母親才17歲就過世了,他從小就由父親、姑姑和繼母養大。他後來到紐約打入演藝圈,與他的第一任妻子成立了很受歡迎的短劇團。即使很多人邀請他演電影(其中一位還是哈羅德‧勞埃德),他仍把事業專注在短劇上。1926年他的妻子與他離婚,後來又嫁給另一位演員。

1927年惠勒與名噪一時的歌舞劇製作人佛羅倫茲‧齊格飛二世(Florenz Ziegfeld Jr.)簽約演出歌舞劇【麗娃栗妲】(Rio Rita),和羅伯特‧伍爾西搭檔。兩人很快合作無間,後來成為喜劇夥伴,也是多年的票房保證。當齊格飛把【麗娃栗妲】的電影改編版權賣給雷電華公司,惠勒與伍爾西也跟著進軍大銀幕,是僅兩位重拾原本舞台角色的演員。一位年輕女演員Dorothy Lee後來加入他們的團隊。30年代期間他們不斷在好萊塢演喜劇,惠勒則又經歷了兩段婚姻。伍爾西過世後惠勒隻身在演藝界打滾,大部分在舞台上,但偶爾還是會演電影。他曾為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表演的廣播節目效力,也上過電視演出。惠勒的晚年被財務困難和健康衰退蒙上一層陰影,他於1968年1月18日過世前兩個禮拜,他的女兒便因癌症先他而去。

圖檔
羅伯特‧伍爾西(Robert Woolsey,1888~1938)
伍爾西7歲就失去父親,他的母親只能和她的6個小孩過著窮困的日子,有4個小孩甚至早夭。為了賺錢養家,伍爾西做了許多工作,最後成為職業賽馬騎師。1907年他不小心摔下馬受了傷,他的事業因此告吹。伍爾西之後到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的一家旅館當服務員,在那裡他得以接觸許多演員而發掘自己演戲的才能。他加入幾個短劇團從北美至英國各地巡演,大約在1917年他和一位舞者結婚,兩人終身維持著夫妻關係。1922年伍爾西和喜劇演員W‧C‧菲爾茲(W.C. Fields)登台演出戲劇【The Blue Kitten】,他自己也會寫寫劇本。1927年他和佛羅倫茲‧齊格飛二世簽約演出歌舞劇【麗娃栗妲】而聲名鵲起,在那裡他結識了他的拍檔貝特‧惠勒,兩人也一起演出此歌舞劇的電影改編版。由於這場成功組合,他們又在更多電影一起合作,雖然他們試過單飛,但各自演的電影都不成功。伍爾西於1938年10月31日死於腎臟疾病。

圖檔
勞萊與哈台(Laurel and Hardy)
史上最出名的搞笑二人組,以打鬧式喜劇走紅於20年代初至40年代中期,在好幾世代影迷心中,笨拙的英國瘦子史丹‧勞萊和自作聰明的美國胖子奧利佛‧哈台至今仍占有不可動搖的地位。他們有自己的主題曲,沒有固定曲名,但大多離不開布穀鳥,主要為“The Cuckoo Song”、“Ku-Ku”或“The Dance of the Cuckoos”,是他們電影開演前工作人員名單的背景音樂,跟他們的圓頂禮帽一樣具代表性。

他們兩個在合作前就已是影劇老鳥,勞萊演過50多部影片,而哈台的作品超過250部。在1921年的【幸運狗】(The Lucky Dog)中他們首次同台飆戲,但不是銀幕拍檔,他們到5年後才再度合演真人短片【45 Minutes from Hollywood】,但他們的鏡頭是各自分開的。他們陸續合演一些短片才漸漸培養出默契,1927年的短片【給菲利普穿上褲子】(Putting Pants on Philip)是他們的合作關係正式確立以來首部官方合作的作品。1931年他們推出主演的首部長片【原諒我們】(Pardon Us);隔年又推出短片【音樂盒】(The Music Box),敘述這對活寶搬運鋼琴爬上一長串階梯,榮獲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勞萊與哈台的幽默是以鬧劇來加強視覺效果,他們常和別人起肢體衝突,過程花招百出且涉及卡通式的暴力,要達成某個目標時也常被某個小插曲攪得亂了套。他們大部分的搞笑都涉及一種稱為“擠奶”(milking a joke)的過程,就是以一個簡單的構想為基礎然後加上許多笑點而不跟隨真正的劇情主軸。最常見的就是與對手「一報還一報」的爭鬥,勞萊和哈台不小心破壞別人的東西時,對方也會破壞勞萊與哈台的所有物,在檢視完災情後,勞萊和哈台又會找其它東西來破壞。兩方就這樣一來一往,直到所有物品通通被摧毀殆盡。勞萊與哈台在哈爾‧羅奇的片廠待到1940年,接著從1941年到1945年,他們為二十世紀福斯(20th Century Fox)和米高梅共演出了8部B級片。拍完該拍的電影後,勞萊與哈台把精神集中在舞台上,在英國、愛爾蘭和蘇格蘭的音樂廳巡迴表演。1950年他們退出大銀幕以前拍了最後一部電影【烏托邦之島】(Atoll K),由法國與義大利聯合製作。

勞萊與哈台共合作過107部影片,有32部短篇默片、40部短篇有聲影片和23部長篇電影,也客串其他影片12次。從30年代以來,勞萊與哈台的作品已有無數個戲院重映、電視重播、家庭電影、電影精選集和家庭錄影帶。2005年他們在英國的諧星排行榜被票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喜劇表演第七名。

圖檔
史丹‧勞萊(Stan Laurel,1890~1965)
史丹‧勞萊的父母也是戲劇界人士,他16歲開始登台表演,後來加入弗萊德‧卡爾諾(Fred Karno)的喜劇團,卓別林還沒成名時勞萊是他的候補演員,他甚至在1912年和卓別林到美國巡迴表演。只不過卓別林留在美國打天下,勞萊則直接回英國去了。在後來的美國之旅,勞萊於1917年演出他的第一部短片【Nuts in May】,接著陸續為米高梅、哈爾‧羅奇和環球影業(Universal Studios)演短片,1926年再度回到羅奇那裡。勞萊淡藍色的眼睛曾差點毀了他的從影之路,因為早期用的黑白膠片對藍色沒有反應,以致勞萊看起來就像一副盲人的樣子,幸好哈爾‧羅奇的攝影師喬治‧史蒂文斯(George Stevens)設法從芝加哥運來適合的膠片讓勞萊的眼睛看起來自然些。勞萊與哈爾‧羅奇片廠簽約後只想當個編劇和導演,卻在片廠的要求下和奧利佛‧哈台一起演短片,他們很快變成朋友,也對他們的喜劇產生化學效應。片廠總監製李歐‧麥卡瑞(Leo McCarey)注意到觀眾對他們反應良好而讓他們繼續搭檔,催生了後來著名的勞萊與哈台系列電影。

勞萊臉上大大的笑容是他的註冊商標,看起來像用衣架撐起整張臉。和哈台相比,勞萊的身形顯得瘦小,他們還透過某些細節強調這種對比。勞萊會把後面和側面的頭髮修短,把頭頂的頭髮留長創造「站起來」的效果,和哈台的瀏海剛好相反。為了讓自己有扁平足走路的樣子,勞萊拿掉了他的鞋跟。電影裡的勞萊是個幼稚天真的大男人,事事總要依賴他的朋友哈台收爛攤子,常見的噱頭為在大禍臨頭時面對鏡頭哭喪著臉、不管什麼指示都照表面意思照辦、以及在他該做的事情上分心。然而劇外的勞萊與哈台和他們的電影角色恰恰相反,勞萊是個勤勞的策劃者,哈台則較隨遇而安。雖然很少被視為編劇或導演,勞萊卻是整個團隊背後的創作動力,每當哈台被問起關於笑點、故事靈感、劇情等問題時,他總會指著勞萊說:「問史丹。」為了編寫他們的電影,勞萊時常工作到晚上。

勞萊與哈台的作品在他們加入二十世紀福斯後品質下滑,影片到了戰爭期間變得越來越制式化與缺乏人氣。哈台過世後,勞萊在他的8年餘生拒絕公開表演,甚至推掉在經典電影【瘋狂世界】客串演出的機會。雖然如此,勞萊仍是個平易近人的明星,他讓電話簿保有他的電話號碼,歡迎任何訪客,還親自回覆影迷的信。1961年,勞萊獲頒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表彰他對喜劇的開創性貢獻。他在星光大道上的星星位於好萊塢大道7021號。而在英國,勞萊與哈台被票選為諧星排行榜第七名的演員,也是排名最高的雙人組合。2009年英國更為勞萊與哈台立起一座銅像,地點就在勞萊的故鄉坎布里亞郡阿爾弗斯頓。

圖檔
奧利佛‧哈台(Oliver Hardy,1892~1957)
雖然父母和演藝圈毫無瓜葛,小時候的奧利佛‧哈台卻是天賦異稟的歌手,才8歲就在黑臉藝團表演。1910年他經營了一家電影院,最後在朋友的建議下去佛羅里達演電影,1914年推出處女作【Outwitting Dad】。除了演喜劇外他也會演西部片,甚至在情境劇擔綱戲份吃重的角色。但他最出名的,就是與英國演員史丹‧勞萊合作的喜劇片。他與勞萊是與哈爾‧羅奇各自簽約的演員,1921年的【幸運狗】中他的戲份甚至沒有勞萊多,1927年和勞萊在幾部短片裡互動後,片廠總監製李歐‧麥卡瑞乾脆把他們配在一起。這場組合大為成功而打響他們的知名度,在拍了一陣子短片後,羅奇讓他們第一次共同主演長篇劇情片【原諒我們】,表現同樣令人激賞。勞萊與哈台又繼續演出經典作品,分別是1934年的【小兵進行曲】(Babes in Toyland)、1937年的【西部之路】(Way Out West)和1938年的【挑頭人】(Block-Heads)。

哈台通常扮演孩子氣又喜歡指使別人的人,幾乎無法容忍好友勞萊的愚蠢行為,但仍把他視為讓自己有優越感的同伴。1927年的短片【水手小心】(Sailors Beware)中,哈台建立了他兩個著名的招牌動作,出糗時他會用手指玩弄領帶,還有就是用怒火逐漸上升的表情直直看著鏡頭。真實的哈台其實隨和得沒話說,即使勞萊的薪水比他高也一點都不介意。興趣廣泛的他是個優秀的廚師、紙牌玩家、高爾夫球玩家、歌手和舞者。高爾夫尤其是他最喜歡的消遣,勞萊也利用這項嗜好作為拍攝他看向鏡頭的利器,當他知道哈台多想趕到高爾夫球場,一天下來可得到不少收穫,影片中哈台這種表情或多或少是相當真實的。

哈台跟勞萊最終與羅奇分道揚鑣,1940年中期與二十世紀福斯簽約。然而他們在福斯的電影主導權不比羅奇,電影也變得僵化、制式。他們在戰爭時期名聲衰退而盛況不再,1945年最後一次為福斯拍電影。幾年後哈台再度和勞萊在法國與義大利合拍的電影【烏托邦之島】共挑大梁,這部電影被公認是他們最爛的作品。1954年5月,哈台出現輕度心臟病發作,1956年他頭一次為身體健康把關。哈台在醫生指示下節食,短短幾個禮拜他的體重便從300多磅掉到150,但他仍於9月14日出現大中風,有好幾個月只能躺在床上不能說話。1957年8月初哈台又中風了兩次,從此陷入昏迷,最後於8月7日撒手人寰,終年65歲。勞萊因健康狀況不佳而沒能出席哈台的葬禮,「貝比(Babe,哈台的外號)會理解的。」是他當時的感言。

圖檔
貝拉‧盧戈西(Bela Lugosi,1882~1956)
對所有人來說,貝拉‧盧戈西是吸血鬼的完美化身,他的出生地正巧也是與吸血鬼原鄉不遠的匈牙利。在家裡的4個孩子中他排行最小,父親是銀行家。1901年盧戈西成為一名舞台演員,扮演的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盧戈西主動入伍,被委任奧匈帝國軍步兵中尉之職,他由於在俄羅斯前線服役時受傷而獲頒獎章。1919年,盧戈西因在匈牙利革命期間組織演員工會而被迫逃離家鄉,先移民到德國,後來前往美國定居。在那裡他以擔任性格演員維生,1927年他在改編自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小說的傳奇舞台劇扮演德古拉伯爵(Count Dracula)一炮而紅,此劇一演就是3年,隨後於1931年登上大銀幕,把盧戈西設定成銀幕上純粹邪惡的完美詮釋之一。就在同一年,盧戈西成為了美國公民。

盧戈西在整個30年代流行的恐怖片占有重要地位,他成功飾演的吸血鬼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披風自此成為扮演德古拉必備的服飾之一。諷刺的是那個讓他大紅大紫的銀幕形象後來反而成為他人生的障礙,改不掉的匈牙利腔使他能演的角色受限,不管他多想跳脫框架也徒勞無功。盧戈西後來與另一位恐怖片演員鮑里斯‧卡洛夫常配對演出,讓盧戈西沮喪的是他越來越被侷限於演小角色,片廠願意僱用他不過是為了把他的名字放在電影海報上。與卡洛夫合演的電影中,盧戈西只在1934年的【黑貓】(The Black Cat)、1935年的【烏鴉】(The Raven)和1939年的【科學怪人之子】(Son of Frankenstein)當主角,即使如此,卡洛夫始終大出風頭仍是改變不了的事實。此時盧戈西因坐骨神經炎接受藥物治療,結果染上毒癮。他對嗎啡和美沙酮的依賴被製片人察覺,他的片約數量最後下降得幾乎所剩無幾,只能淪落到為好萊塢聲名狼藉的導演艾德伍德(Ed Wood)演低成本電影。1956年8月16日,心臟病把盧戈西帶離人世,在兒子與第五任妻子安排下,他穿著德古拉的戲服下葬。吸血鬼至今依然是好萊塢感興趣的題材,也陸續出現新世代的吸血鬼演員,但貝拉‧盧戈西的面容、磁性的眼神、優雅的衣裝和獨特的說話方式,永遠是人們心中經典的吸血鬼代表。

圖檔
佛德烈‧馬區(Fredric March,1897~1975)
好萊塢極受歡迎和才華洋溢的明星之一,為兩次奧斯卡獎和東尼獎得主的紀錄保持人。佛德烈‧馬區最初的職業是銀行家,還是在第一國家城市銀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現在的花旗銀行)上班。1920年他的闌尾破裂差點要了他的命,在休養期間,他的女房東(前任女演員)跟他講述過去在劇院的趣聞深深吸引了他,他因此決定放棄人人稱羨的工作去追求夢想,當一位演員。

馬區先從電影裡的臨時演員做起,把他母親娘家的姓“Marcher”簡化為他的藝名“March”。他於1926年在百老匯揮灑演技,20年代末與派拉蒙簽約,並在以後的時光來回於銀幕和舞台獻藝。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在美國陸軍擔任砲兵中尉。1930年馬區因演出【百老匯的皇宮】(The Royal Family of Broadway)被提名奧斯卡獎,後來又得到4次提名,1931年馬區以【化身博士】(Dr. Jekyll and Mr. Hyde)拿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是第一位獲此獎的恐怖片男主角;1946年的【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讓他再度抱得金獎歸。馬區堅持要與合作的片廠簽下長期合同,好讓自己能在各家片廠的電影演他的角色。馬區可從氣氛沉重的戲劇到輕鬆喜劇演不同的人物,無怪乎他會是奧斯卡影帝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小時候喜歡的演員,1947年和1957年當他憑著兩部戲【Years Ago】和【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各拿下一座戲劇界最高榮譽的東尼獎,他便證明自己在演戲方面無懈可擊的實力。馬區通常對詮釋痛苦的男人表現最佳,1951年他主演的電影【推銷員之死】(Death of a Salesman)便是一例。他在【化身博士】飾演的兩個主角日後成為漫威漫畫角色布魯斯‧班納和無敵浩克的靈感。

圖檔
鮑里斯‧卡洛夫(Boris Karloff,1887~1969)
英國演員,以演出恐怖片聞名於世,和同期的恐怖片演員被公認為恐怖電影的優秀代表之一,飾演過最有名的角色是改編自瑪麗‧雪萊(Mary Shelley)著作【科學怪人】(Frankenstein)中的怪物。

他的本名叫William Henry Pratt,曾在倫敦大學求學期望從事外交方面的工作,但他後來卻跑到加拿大去,1909年加入巡迴劇團並得到“鮑里斯‧卡洛夫”這個藝名。他橫越美國各地的小劇院巡迴演出10年,最後身無分文地來到好萊塢。為了賺錢過活,卡洛夫偶爾為製作默片的小型片廠出鏡,也擔任卡車司機支撐演戲的微薄收入,同時仍不忘在多餘時間追求自己的角色。卡洛夫直到在【科學怪人】飾演怪物才終於時來運轉,該片於1931年推出,導演是當時僅存的性格導演詹姆斯‧惠爾(James Whale)。在【科學怪人】中圍繞著卡洛夫的神祕氛圍從電影開場的演員名單便被強調出來,原本該列出他名字的位置只有個簡單的符號「?」。環球影業靠著【科學怪人】橫掃票房和影評,卡洛夫瞬間成為好萊塢當紅炸子雞,接下來他又有其他凶惡角色接連上場,包括1932年【疤面】(Scarface,比【科學怪人】早拍攝)的黑幫頭子、黑色喜劇【鬼屋魅影】(The Old Dark House)的酒鬼管家、【傅滿州的面具】(The Mask of Fu Manchu)的邪惡反派傅滿州、【木乃伊】(The Mummy)的不死木乃伊和1933年【盜屍者】(The Ghoul)的奇怪教授。

卡洛夫後來又在1935年和1939年的【科學怪人】續集電影【科學怪人的新娘】(Bride of Frankenstein)和【科學怪人之子】演怪物,同樣是化怪物妝和脖子上裝螺絲釘的扮相。很多人常認為卡洛夫是身材高大的男人,實際上他身材苗條,而且身高中等,為了演科學怪人的怪物他常得穿上大大的鞋跟和很多填充物加大體積。不用說這同樣也成為浩克的靈感來源。雖然卡洛夫繼續出現在大量電影中,但大多不能和他以前的作品相提並論。50年代他成為很多熱門電視節目的常客,百老匯方面他飾演了名劇【毒藥與老婦】(Arsenic and Old Lace)中精神異常的殺人兇手;10年後他有很長一段時間在【小飛俠】(Peter Pan)音樂劇飾演虎克船長(Captain Hook)。卡洛夫的事業在60年代靠著主持電視節目出現復興的現象,他最後一個重要角色是1968年彼得‧博格達諾維奇(Peter Bogdanovich)的電影【目標】(Targets)中與殺手對峙的老演員。卡洛夫本人的性格與他的銀幕形象同樣相去甚遠,他是個溫文儒雅的紳士,且特別喜歡小孩子,錄製了許多兒童故事專輯。1966年在改編自蘇斯博士(Dr. Seuss)童書的電視動畫【鬼靈精偷聖誕】(Dr. Seuss’ How the Grinch Stole Christmas!)中他擔任旁白,是他參與過最著名的非恐怖題材作品。

圖檔
喬‧E‧布朗(Joe E. Brown,1891~1973)
30和40年代有名的喜劇演員之一,代表作為1935年的【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壘球妙手】(Alibi Ike)和1936年的【跑街先生】(Earthworm Tractors)。

布朗曾得意地炫耀他是演藝圈中唯一在父母的祝福下離家的年輕人。1902年他加入馬戲團時才10歲,到各個表演場地與劇院巡迴演出。布朗在運動方面也很出色,後來更成為專業的棒球球員,然而他拒絕了與紐約洋基隊簽約的機會以繼續演藝事業。3個賽季結束後他回到馬戲團,之後從事歌舞雜耍表演最終進入百老匯。他後來開始在表演中加入笑梗,隨著名聲越響亮他就加越多,20年代他首次演出歌舞喜劇【Jim Jam Jems】,逐漸確立他喜劇演員的地位。然而他首次接觸電影的結果並不比舞台,1928年他在一部非喜劇電影【The Circus Kid】扮演一位後來死掉的馴獸師。直到1929年和華納兄弟簽約演出改編自百老匯的電影【莎莉】(Sally)和【快艇速戀】(Top Speed)才為大眾知悉,他出名的還有他響亮的大叫聲、具傳染力的笑容和大嘴巴。由於他的電影大多離不開運動,他的體育才能結合動作喜劇便成為票房大賣的關鍵,使他在1933年和1936年擠進最會賺錢的明星前十名。

1937年布朗離開華納替導演David L. Loew拍電影,結果十分悽慘。多數成品製作水準不佳且內容粗糙,成功的寥寥無幾。30年代末他走到了之前想也想不到會走的地步,成為B級片演員。二戰期間,布朗從軍的兒子在飛行訓練中飛機失事喪生,即使事業沒落,布朗仍馬不停蹄地工作娛樂軍隊。因為反應熱烈,布朗得以走出喪子陰霾。1947年他重新振作,再度跟著劇團巡迴表演,1948年獲得東尼獎殊榮。當他的電影事業幾乎消蝕殆盡,他把跑道轉到廣播和電視,除了主演電視節目外也在50和60年代早期擔任其它很多節目的來賓。50年代演出一些電影小角後,布朗在比利‧懷德(Billy Wilder)的經典之作【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飾演一位百萬富翁,片中他說出最後一句不朽的搞笑台詞:「沒有人是完美的。(Well, nobody’s perfect.)」1960年2月8日他在好萊塢星光大道得到一顆星星,位於藤街1680號。

圖檔
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1895~1966)
聲望能夠與卓別林看齊的喜劇演員就屬巴斯特‧基頓了。他最有名的地方就是搞笑時依然能擺出堅定且毫無表情的臉,有冷面笑匠之稱,外號“The Great Stone Face”。基頓的父母都是歌舞雜技團演員,後來的大魔術師哈利‧胡迪尼(Harry Houdini)還是他們的朋友。傳說基頓18個月大時從樓梯上跌下來卻毫髮無傷,胡迪尼把他抱起來後告訴一旁他的父親剛剛這一跌很大(a buster),“巴斯特”這個名號就此應運而生。基頓從3歲起便和父母上台表演,而且是歌舞雜技團的危險表演之一,他的父親會為了逗觀眾發笑而把他抓起來在台上到處扔,甚至把他扔到觀眾席裡。等基頓21歲時,他父親因為嚴重酗酒而使表演變得太危險,基頓家的表演團便解散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基頓在法國的美國陸軍第40步兵師服役10個月。在紐約找工作時他結識了當時名氣響亮的喜劇演員羅斯科‧『大胖』‧阿巴克爾(Roscoe ‘Fatty’ Arbuckle),1917年首次與他演出喜劇【屠夫小子】(The Butcher Boy),之後他和阿巴克爾又演了15部喜劇短片,兩人一直維持堅定的情誼。基頓的第一部長片是1920年的【呆子】(The Saphead),為他打下成為大明星的根基。1921年中期他有了自己的製片公司,並自編、自導、自演他的電影。在身邊小而緻密的團隊協助下,基頓創造了默片時代一些最美好與富有想像力的電影。其中基頓最負盛名的喜劇是1924年的【福爾摩斯二世】(Sherlock Jr.),影片由於視覺效果前衛而得到褒貶不一的回應,現代電影學者因此片高水平的概念和開創性手法而把故事與特效拿來和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全面啟動】(Inception)相提並論。1926年以南北戰爭為背景的【將軍號】(The General)是基頓的得意之作,呈現出當時最大型也最昂貴的電影橋段。有一幕是一列火車因為橋垮掉而掉到河裡,震撼了看電影的觀眾。

1928年,基頓由於與獨立製片人的合約失效而和米高梅簽約,米高梅很快就開始把他們僵硬、機械化的製片風格強加在基頓身上,把寫笑料的人和腳本往他那裡塞。基頓反抗了一陣子,最初取得有效妥協,1928年拍出一部不錯的作品【攝影師】(The Cameraman)。但隨著他的創造力越來越受箝制,他開始過度飲酒,灰心喪志地處理不屬於他的題材。諷刺的是那些電影在30年代都為他取得最成功的票房,讓米高梅更加確信他們的製片公式是對的。基頓的酗酒導致他無視既定行程和行為脫序,拍完賣座電影【啤酒大王】後他被米高梅開除。雖然米高梅執行長歐文‧托爾伯格想幫忙解圍,但基頓已萬念俱灰,成了一文不名又離婚的酒鬼,為了維生,他所有能做的工作都做,大部分都在演短篇喜劇。1935年他甚至住進精神病院治療對酒精的依賴。基頓的事業後來在他1936年推出喜劇短片【歌劇大滿貫】(Grand Slam Opera)時開始起死回生,他在人生最困難的日子重新站起來的勇氣感動了許多影迷。1937年米高梅以每週100元的薪水重新僱用基頓來搞笑,使他的收入大增。人們注意到基頓的存在而對他的默片產生興趣,他因此得以接受訪問、出席電視節目、演電影以及到世界各地巡迴表演,足夠在他的餘生讓他保持忙碌。1952年基頓與卓別林合演的喜劇電影【舞台春秋】(Limelight)上映,8年後他獲得一座奧斯卡特別獎表揚他一生對喜劇的貢獻。基頓最後在睡夢中安詳離世,享壽70歲。隨著他很多電影流傳至今,他的事蹟每天不斷被新世代的觀眾發掘,跟所有受人喜愛的喜劇演員共同保有帶來歡笑的永恆榮光。

圖檔
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1883~1939)
他本來是默片時代的喜劇演員,後來卻轉型成動作片明星,代表作為【佐羅的面具】(The Mark of Zorro)、【羅賓漢】(Robin Hood)和【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dad)。范朋克是聯美公司和美國影藝學院的創辦人之一,且於1929年主持第一場奧斯卡頒獎典禮。他在1920年與女明星瑪麗‧畢克馥(Mary Pickford)結婚後,兩夫妻在好萊塢的地位便如同王室,范朋克被稱為「好萊塢國王」,這個稱號後來傳給了克拉克‧蓋博。

范朋克12歲演業餘戲劇出道,1899年9月跟著一個表演團體在國內巡迴了兩季。2年後他到百老匯試身手,後來定居紐約,1902年2月首次演出百老匯戲劇,在百老匯工作期間他也在華爾街的五金店當過店員。1907年7月11日范朋克娶了個有錢的企業家的千金並生了個兒子,1915年帶家人移居洛杉磯。他在導演大衛‧格里菲斯(D. W. Griffith)手下工作,開始在電影裡展現演動作戲的能力,隔年創辦了自己的公司,沒多久在派拉蒙得到一份工作。在一場派對上范朋克結識未來的第二任夫人瑪麗‧畢克馥,他還在1917年同畢克馥和朋友卓別林橫跨整個美國推廣戰爭債券。到了1918年范朋克已成為好萊塢最有名、身價第三高的演員。為了避免被工作室控制和保護他們的獨立性,范朋克和畢克馥、卓別林以及格里菲斯於1919年創辦聯美公司,可以對自己電影的發行權、製作內容和賺得的利潤有完整掌控,該公司隨著范朋克電影的成功而運作得一帆風順。到了1920年范朋克已拍了29部影片(28部電影和1部短片),對銀幕的熱情和傑出體能至此顯而易見。雖然當了一陣子喜劇演員,他卻同時冒出拍新式冒險古裝片的想法,當時那還是不受觀眾歡迎的電影類型。在【佐羅的面具】中范朋克將他的銀幕魅力與古裝冒險元素融合,果然造成了轟動而讓他躋身超級巨星行列。在其餘的默片作品他繼續製作並主演更多情節緊湊、令人印象深刻的古裝片,如1921年的【三劍客】、1922年的【羅賓漢】、1924年的【月宮寶盒】、1926年的【黑海盜】(The Black Pirate)以及1927年的【高卓人】(The Gaucho)。范朋克對這些電影都不惜一切代價和努力去完成,為將來的動作片設定了標準。雖然范朋克在10和20年代的好萊塢是這麼耀眼的明星,他的事業卻在有聲電影出現時沒落了。除了無法應付有聲電影的挑戰,過量吸菸也導致他健康大不如前。他的有聲電影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乏人問津,最後於1934年推出告別作【唐璜】(The Private Life of Don Juan)。1936年范朋克與畢克馥離婚,同年3月娶了個前歌舞團女團員後退休。

圖檔
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1889~1977)
電影史上無可比擬的人物之一,被視為默片時代的標誌。他創造的留有小鬍子、戴圓頂硬禮帽、手拿竹杖、走路方式滑稽的流浪漢是與他最密不可分的角色。他的職業生涯超過75個年頭,一生中有輝煌也有爭議。

卓別林的童年貧窮而困苦,父親和家人形同陌路,他只能和母親、哥哥在英國倫敦肯寧頓區相依為命,14歲時母親被送進精神病院。他小小年紀就在音樂廳巡迴表演,後來擔任舞台和喜劇演員,19歲與著名的弗萊德‧卡爾諾劇團簽約,後來被帶到美國。卓別林被電影業發掘,於1914年成為吉斯通公司的演員,他的流浪漢沒多久就成形而建立龐大粉絲群。1918年卓別林已名滿天下,1919年成立聯美公司來充分掌控自己的電影。第一部卓別林長篇電影是1921年的【尋子遇仙記】(The Kid),隨之而來的為1923年的【巴黎一婦人】、1925年的【淘金記】和1928年的【馬戲團】(The Circus)。1925年7月6日他成為第一位登上《時代》雜誌(Time)封面的演員。即使在有聲電影時期他仍堅持拍默片,分別在1931年和1936年推出沒有對白的傳世作品【城市之光】(City Lights)和【摩登時代】(Modern Times)。但卓別林在美國的巨星地位卻因他的政治理念開始動搖,他在1940年推出他第一部有聲電影【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影片把納粹魔頭希特勒大肆嘲弄一番,依舊有卓別林的幽默風格,有心人卻視其為蠱惑人心的花招,而40年代正是他聲望快速下降的時期。他與年輕婦女結婚鬧出醜聞且訴訟纏身,又遭指控同情共產主義,FBI展開調查逼得他離開美國定居於瑞士。卓別林在以後的電影不再扮演流浪漢,作品有1947年的【維杜先生】(Monsieur Verdoux)、1952年的【舞台春秋】和1957年的【紐約之王】(A King in New York),1967年他更推出他唯一一部彩色電影【香港女伯爵】(A Countess from Hong Kong),由馬龍白蘭度主演。

卓別林大部分的電影由他本人編寫、執導、剪輯、主演和配樂。他是個完美主義者,為他的影片貢獻大量時間和心力。他的電影特點是搞笑結合傷感,以流浪漢在逆境中掙扎的劇情為典型,大部分包含社會與政治議題,也有自傳的成分。卓別林從沒有因演戲而拿奧斯卡獎,榮譽獎不算的話【舞台春秋】的最佳原創音樂獎是他唯一的奧斯卡獎項,1973年頒發,由於洛杉磯遲至1972年才發行【舞台春秋】而准許其入圍。卓別林至今仍受到世人高度重視,電影界的最佳影片經常讓他的電影上榜,他的流浪漢已成為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即使是沒有看過卓別林電影的人也能輕易認出他,他的獨特與不可磨滅對全球造成的影響是任何諧星都不能匹敵的。

圖檔
威爾‧羅傑斯(Will Rogers,1879~1935)
世界知名的短劇、默片和有聲影片諧星,生於奧克拉荷馬州羅傑斯郡,有印地安人血統。威爾‧羅傑斯畢業於軍校,他的第一個工作卻是在阿根廷從事畜牧業,第二次波耳戰爭期間他負責將馱畜從布宜諾斯艾利斯運到南非。他在約翰尼斯堡住了一段時間,參加當地的西部表演展現馬術和套索的特技。回到美國他把這些特技用於歌舞雜技表演,1917年成為齊格飛富麗秀的明星。多年來羅傑斯漸漸在表演裡融入獨特、打破常規的幽默,他會在一邊玩弄套索或嚼稻草時大開黑道、禁酒、政客、政府方案和其它一系列爭議話題的玩笑卻又不得罪人。雖然他在很多默片露面,他的演藝事業卻在有聲時代到達顛峰,更廣大的群眾可以聽到他用鄉村鼻音發表站在普通人立場的純樸哲學。羅傑斯話語中的號召力和影響力讓他在30年代受到民眾愛戴,他甚至被提名奧克拉荷馬州州長(他拒絕了)。

羅傑斯總共環遊世界3次,拍過71部電影(50部默片和21部有聲電影),並寫了4000多個全國聯合報紙專欄,是政治智慧的代表和最高報酬的好萊塢影星。1935年一次航空旅遊中,羅傑斯搭乘的小飛機墜毀於阿拉斯加,他與飛行員當場喪命。有多處紀念性建築是為緬懷他而建,奧克拉荷馬州也有多處地名和建築以羅傑斯的名字命名。奧克拉荷馬國會大廈有座羅傑斯的雕像面向會議廳入口,根據當地導遊所說,每位議長進入議會廳發表國情咨文演說前都會摩擦雕像左腳的鞋子來祈求好運。

圖檔
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1905~1990)
來自瑞典的美國女星,曾被提名奧斯卡獎3次,1954年因其「閃耀而令人難忘的表演」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1999年美國電影學會將她列為經典好萊塢電影第五名最偉大女明星。

嘉寶14歲時喪父,她為了家中生計而中斷學業到百貨公司工作,百貨公司的報紙廣告還找她當模特兒。她本來沒有演戲的志願,直到喜劇導演Erik A. Petschler在廣告影片相中她並找她演電影【流浪漢彼得】(Luffar-Petter)後她才建立起信心,她申請進入瑞典的戲劇學校並獲得學位。瑞典名導莫里茲‧斯蒂勒(Mauritz Stiller)後來把嘉寶帶離戲劇學校主演1924年的電影【哥斯達‧柏林世家】(Gösta Berlings saga),嘉寶的演技引起米高梅的注意,她便於1925年前往好萊塢。嘉寶的默片【激流】(Torrent)於1926年上映,很快打響她的名號;一年後【肉體與魔鬼】(Flesh and the Devil)使她躍升國際巨星,連希特勒也深深受她吸引。嘉寶演技中的微妙與自然是她不同於其他演員之處,她在特寫鏡頭中光用眼神就能表達情緒變化,也透過動作和手勢巧妙與角色的心境和所處的環境互動,這些特點往往能蓋過劇情和對白的缺點,而這也是觀眾最愛的。1930年的【安娜‧克里斯蒂】是嘉寶的第一部有聲片,米高梅也趁此大作宣傳;同一年另一部嘉寶主演的電影【羅曼史】(Romance)上映,她因這兩部電影首次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瑞典女演員。1932年嘉寶的功成名就讓她得以決定合約內容,也對演的角色越來越挑剔。許多影評和電影史學家認為嘉寶在1936年的【茶花女】(Camille)飾演的交際花是她的極致表現,她也再度獲得金獎提名。然而嘉寶的事業很快就衰退,成為1938年又一個被歸為票房毒藥的明星,直到1939年她演的喜劇【妮諾契卡】(Ninotchka)推出才重拾往日榮光,她第三度被提名奧斯卡獎。1941年她在主演的浪漫喜劇【雙面女人】(Two-Faced Woman)以失敗告終後退休,那時她36歲,電影作品共計28部。

嘉寶從此拒絕回到大銀幕,她到紐約市過起較單純的生活,既未婚也無子,平時靠種花和種蔬菜來打發時間。她在餘生中成為藝術收藏家,收藏了雷諾瓦、波納爾和基斯‧梵‧鄧肯的畫,她過世時這些畫的價值達到數百萬美元。

圖檔
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1901~1966)
美國電影製作人、導演、編劇、配音員和動畫師…好啦!不知道這位仁兄的還不去細說從頭惡補!

說真的,一個人的名字如果不斷掛在電影片名前面,甚至成為娛樂產業的代名詞,你還能對他無感嗎?華特迪士尼本人就是美國夢活生生的鐵證,從他到好萊塢建立動畫王國以來就創造出米老鼠、唐老鴨、高飛狗等名氣響噹噹的卡通人物,還拍出影史第一部動畫長片和建造最有名的主題樂園。直到現在迪士尼公主系列、電影、周邊商品、電視、樂園和公司仍不斷推陳出新。他的一生經歷過低潮,甚至飽受世人嘲笑,如今卻坐擁22座奧斯卡金像獎和59個提名次數,任何人都望塵莫及。他的電影不勝枚舉,毫不意外地同樣有以他本人為題材的迪士尼電影,1941年的【迪士尼片廠之旅】是個介紹迪士尼動畫製作過程的紀錄片;2001年的【傳奇人物華特迪士尼】以兩小時時間呈現華特迪士尼的生平;2008年的【迪士尼南國之旅】揭露迪士尼在中南美洲敦親睦鄰的經歷;2013年的劇情片【大夢想家】敘述製作金獎電影【歡樂滿人間】的過程,由兩屆金獎影帝湯姆‧漢克斯(Tom Hanks)飾演華特迪士尼。




最後有個隱藏彩蛋

► 顯示劇情透露
最後由 Jenny 於 2021-11-30, 18:10 編輯,總共編輯了 19 次。


頭像
迪士尼王子
等級:5
等級:5
文章: 246
註冊時間: 2005-05-02, 07:18
來自: 台灣
聯繫:

Re: 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文章 迪士尼王子 »

太令人感動了,這麼鉅細彌遺的介紹過往的明星,肯定花了不少時間和精神,讓很多後現在人也能認識過往的巨星,每個巨星也都做了詳細的生平介紹,可以把這篇文章登成一個資料庫,再次謝謝Jenny帶我們坐上時光機回顧往日好萊塢的風采. ~hm ~hm
頭像
Jenny
等級:9
等級:9
文章: 631
註冊時間: 2005-05-03, 21:29
來自: 台北

Re: 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文章 Jenny »

多謝誇獎

這篇文章真的讓我崩潰好幾次 :P
至少看過文章的人不必帶著一堆「他/她是誰?」的問號看卡通了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