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三)

這是讓你跟大家分享的園地,無論迪士尼經驗的心得,或照片、繪圖、惡搞作品,甚至生活中各處發現隱藏米奇或任何迪士尼相關的事物…等等,都歡迎來貼圖分享。
回覆文章
頭像
Jenny
等級:9
等級:9
文章: 634
註冊時間: 2005-05-03, 21:29
來自: 台北

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三)

文章 Jenny »

我是在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結束後開始準備發表〈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文章系列第三篇。目前我介紹了過去許許多多的明星,熟面孔、新面孔在影片中交替出現,由此可知,迪士尼卡通不只在拍片技術上與時俱進,就連好萊塢明星的動態也都有所察覺。想一想還挺令人感慨的,這些真人明星們來來去去,迪士尼的卡通明星卻仍陪伴在我們生活周遭帶給我們歡笑,再多的感謝也不足以回報他們的貢獻。目前為止,我對這些文章很滿意,也很高興能把迪士尼卡通裡的真人明星介紹給大家,不過我目前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有些人的彩色照片好難找啊!不知為何,彩色攝影的技術似乎發展得比彩色卡通落後,有些人的彩色照片就是太少,我也不想隨便找個照片加進來。如果那個人的卡通肖像很年輕,照片卻是老年人,這樣根本不能對照嘛!我想他們可能在某些情況下有用彩色攝影照相,只是沒公佈出來而已,但我又不可能把那些照片找出來。好像有一種技術可以把黑白照片彩色化,但很遺憾我對其中的原理一無所知。用畫像取代照片應該還可接受,可是我不想老是這麼做,那感覺不夠真實。也許我該考慮重新用黑白照片了。好了,現在言歸正傳,這一次卡通裡的真人明星比上次多,也比上次瘋狂,不過重頭戲已不是什麼重大典禮了,而是一場別開生面的競技比賽。如果對我介紹過的明星沒印象,歡迎透過連結溫習一下。




米奇的馬球隊(Mickey's Polo Team,1936)
圖檔
簡介:一場馬球賽開打了!由米老鼠與他的朋友們組成的「米老鼠隊」對戰當代紅星組成的「電影明星隊」,大家騎上與他們搭配的坐騎在場上互別苗頭。當哨聲響起、裁判發球,兩方人馬無不卯足了勁使出他們的看家本領爭取把球打進球門的機會。比賽過程大家都各出奇招,你來我往,鬧得不亦樂乎,中間還發生參賽者沒辦法騎上坐騎或是隨便亂發脾氣的爆笑插曲,在觀眾席上觀戰的人們同樣也是看得興致盎然。一場混戰下來,最後居然出現意想不到的大轉變,使得這場瘋狂球賽被帶向另一波讓人捧腹大笑的高潮!

這部米老鼠卡通再次給我們帶來真人與卡通明星不分界線的生動交流。裡面不但有1930年代的真人明星亮相,就連【米老鼠】和【糊塗交響樂】的卡通人物也都來湊熱鬧,他們有的在場上打馬球、有的在觀眾席上觀戰,光是看他們互動的樣子便有無窮趣味。華特迪士尼本身就是馬球的愛好者,他會在片廠組隊並舉辦比賽和好萊塢名人們過招,【米奇的馬球隊】的製作靈感便是出自華特迪士尼對這種運動的熱愛!本來片中還有一位叫威爾‧羅傑斯(Will Rogers)的明星是球賽的參賽者,然而他卻在卡通推出前在一場空難不幸身亡,使得卡通必須延長製作時間移除他的畫面。影片裡還可看到高飛狗和唐老鴨在1935年時的樣貌,與我們現在熟悉的差異頗大。




圖檔
傑克‧霍爾特(Jack Holt,1888~1951)
如果要你舉出一個堅毅、威武、精悍的美國英雄形象,這位演員跟你腦海中的身影可是八九不離十。從被踢出學校大門到走上明星之路,傑克‧霍爾特以他短小的鬍子、戽斗下巴、說做就做的脾氣和極具特色的粗魯剛毅性格成為美國默片和有聲電影男星,其中尤以西部片見長。

傑克‧霍爾特是一名聖公會牧師之子,1888年生於維吉尼亞州溫徹斯特,父親過世後他跟家人搬到紐約市定居。他曾在曼哈頓上過私立學校,後來於1909年入學維吉尼亞軍校,但他卻在第二學期因品行不佳遭學校開除。在放棄成為律師的志願後,霍爾特開始從事各種五花八門的工作,他參與了哈德遜河下賓夕法尼亞鐵路隧道的建造工程,也有將近6年時間在阿拉斯加擔任測量員、工人、探礦者、捕獵者和公共馬車司機…等職。1914年,當霍爾特打算在舊金山找個測量員的工作時,他自願為在聖拉菲爾拍片的電影團隊表演騎馬的絕技。為了表示感謝,導演在這部電影給了他一個角色。霍爾特跟著這些電影人進入好萊塢,開始在西部片和系列電影擔任小角色和特技演員,同時他也與環球影業(Universal Pictures)赫赫有名的人物如弗朗西斯‧福特(Francis Ford)、弗朗西斯的弟弟約翰‧福特(John Ford)以及格蕾絲‧庫納德(Grace Cunard)合作搭檔,在他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霍爾特很快成為他們電影的固定班底,後來更成為系列電影的主角。

霍爾特在1917年加入派拉蒙(Paramount)後鞏固了他的男主角地位而成為公司的巨星之一,以演出一系列極為成功的西部電影受到矚目。1927年霍爾特換了哥倫比亞影業(Columbia Pictures)做東家,在往後10年成為公司裡演出電影最持久的明星。演有聲電影不但難不倒他,他的事業還因此發達起來,即使大部分的演出只是普通的冒險電影。在長江後浪推前浪下,霍爾特的銀幕強硬角色終究被諸如詹姆斯‧賈格納(James Cagney)和切斯特‧莫里斯(Chester Morris)等後起之秀遮蔽光芒,但他一直持續為哥倫比亞演低成本冒險電影至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54歲的霍爾特加入美國陸軍負責為騎兵隊購買馬匹。當他在戰後回歸電影業,他便輪流在主流大片如約翰‧福特的【菲律賓浴血戰】(They Were Expendable)演配角或在小眾西部片演主角。霍爾特的一對兒女後來也都成為事業有成的演員,1948年的冒險電影【碧血金沙】(The Treasure of the Sierra Madre)便是由他的兒子蒂姆‧霍爾特(Tim Holt)主演,他自己本人也在本片客串演出;女兒珍妮弗‧霍爾特(Jennifer Holt)則時常為環球影業演出西部片。1951年1月18日,傑克‧霍爾特因心臟病逝於洛杉磯的退伍軍人醫院,葬於不遠的洛杉磯國家公墓內。他在星光大道的好萊塢大道6313-½號得到一顆星星。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的原著作者瑪格麗特‧米契爾(Margaret Mitchell)雖未干涉過電影選角,她卻曾表示偏愛由傑克‧霍爾特飾演男主角白瑞德(Rhett Butler)。霍爾特後來更激發漫畫家的創作靈感而有了著名漫畫人物狄克‧崔西(Dick Tracy)和無畏的福斯迪克(Fearless Fosdick)活躍於平面媒體進行鏟奸除惡的冒險,進而成為美國文化的偶像人物,他們的長相不約而同地,正是以霍爾特的長相為原形。

圖檔
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1928~2014)
想當年,她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天使,一個走出故事書的洋娃娃,更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完美小女孩。好萊塢的著名童星並不嫌少,但在電影史上最具標誌性與最具有影響力的,恐怕只有秀蘭‧鄧波兒了。她在母親栽培下才3歲就投身演藝圈,2年後憑著在電影【亮眼睛】(Bright Eyes)的演出名滿天下,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甚至在1935年特別頒給她一座奧斯卡青少年獎,使她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獲得奧斯卡獎的童星!秀蘭‧鄧波兒在1935年到1938年間成為好萊塢的一大票房號召主力,她能演、能唱、能跳,乖巧可愛的模樣散發出無窮魅力,加上她落落大方、不怯場,表演十分自然,不僅被視為讓東家福斯電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免於破產危機的功臣,更是個人氣超越克拉克‧蓋博等成人明星的票房保證。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人們正處於銀行倒閉、工廠關門、沒有工作的慘澹氛圍,此時銀幕上活潑開朗、善解人意的鄧波兒就像個帶來陽光的俏皮小公主一樣溫暖了大家的心,由她衍生的周邊商品如玩偶、餐具、衣服自然也成了影迷採購的首選。當年華特迪士尼因為拍攝【白雪公主】獲奧斯卡特殊成就獎時,那一大七小的特殊造型金像獎就是由鄧波兒頒給他的。鄧波兒的自傳後來由迪士尼公司改編成同名電影【影壇小天使】敘述她的童星人生,於2011年母親節安排在迪士尼旗下ABC電視頻道的『迪士尼奇妙世界』首度播出。

在鄧波兒的名氣達到高峰時,無中生有的謠言也甚囂塵上,有些還是由福斯公司製造來達到宣傳效果的。福斯曾對外宣稱鄧波兒的舞蹈才能是天生的,完全沒受過相關訓練,事實上她出道前就在舞蹈學校學跳舞了。還有假消息說鄧波兒並不是個小孩,而是個30歲的侏儒,由於這個傳言實在太盛行,梵蒂岡還派遣神父調查鄧波兒到底是不是兒童。也有傳聞說鄧波兒的標誌性金色鬈髮是假髮,針對她髮色有關的謠言則說她並不是天生的金髮小女孩。很多時候影迷會扯她的頭髮驗證傳聞,鄧波兒後來也表示她希望自己只要戴假髮就好,她在晚間得忍受上髮捲的乏味、艱苦過程,每周護髮用的醋還會刺痛她的眼睛。像這樣的甘苦談只是作為童星要面對的一部分挑戰,真正的難關是現實帶來的考驗。鄧波兒持續演出一部又一部為她量身訂製的電影,但隨著她漸漸長大,她也難逃可愛不再、號召力下滑的困境。她雖然有陣子演出如1944年的【自君別後】(Since You Went Away)和1947年的【單身漢與時髦女郎】(The Bachelor and the Bobby-Soxer)…等紮實的佳片,她最終仍走上了息影這條路,很難得的是鄧波兒不但沒因此自暴自棄,反而把跑道轉向政壇,曾擔任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代表、美國駐迦納大使,也是美國首位女性禮賓司司長。1958年她獲老布希總統(George H. W. Bush)任命為駐捷克斯洛伐克大使,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美國前捷克斯洛伐克女性大使,她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動盪時代見證了布拉格之春和天鵝絨革命這兩個關鍵時刻。此外她也擔任過包括華特迪士尼公司、台爾蒙食品公司(Del Monte Foods)和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同盟(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等公司和組織的董事會成員。1972年鄧波兒被診斷出乳癌,接受了乳房切除手術,之後便退隱政壇。2014年2月10日,鄧波兒在她位於加州的住家結束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享壽85歲。根據2014年3月3日公佈的死亡證明,她的死因為慢性阻塞性肺病,顯然與她令人大感意外的抽菸習慣脫不了關係。她雖然是個老菸槍,但一直避免在公開場合表現出來,好避免給影迷樹立壞榜樣。不管是童年時的大眾寵兒,還是成年時的外交人員,秀蘭‧鄧波兒走過了、挺過了、也闖過了,最大的成就不是名氣,而是圓滿沒有遺憾的人生。

圖檔
查爾斯‧勞頓(Charles Laughton,1899~1962)
英國舞台劇和電影演員、導演、製作人與編劇。勞頓受訓於倫敦的皇家戲劇藝術學院,1926年第一次以專業演員的身分走上舞台,之後建立起自己的聲望並進入百老匯與好萊塢,即使他後來經常被評論家指責表演得太過火,依然影響不了他受歡迎的程度。1927年他在一齣戲劇裡跟他未來的妻子埃爾莎‧蘭徹斯特(Elsa Lanchester)合作演出後,兩人便共同生活、工作相伴終身。他們一直沒有生孩子。

查爾斯‧勞頓出生於英國約克郡斯卡布羅,父母經營旅店。他的母親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曾把勞頓送到士嘉堡學院就讀一段時間,之後又安排他進入一所叫斯托尼赫斯特學院的天主教學校。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勞頓以二等兵身分從軍,他先在亨廷登郡自行車營服役,後來加入西部陣線的北安普敦郡軍團,在停戰前不久他成為芥子毒氣的受害者。原本家人期望勞頓能在畢業後繼承家業,但對表演的愛好驅使勞頓去皇家戲劇藝術學院註冊入學,並於1926年的舞台劇【欽差大臣】(The Government Inspector)首次展現他多才多藝的戲劇天分。在許多成功演出後,勞頓於1928年首次演出默片【Blue Bottles】。1931年勞頓在紐約登台吸引了許多電影邀約,他便於次年演出他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鬼屋魅影】(The Old Dark House)。

不過勞頓職業生涯上的大突破是在1933年的電影【亨利八世】(The Private Life of Henry VIII)中扮演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他因此片榮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是繼喬治‧亞利斯(George Arliss)後第二位獲奧斯卡獎的英國演員,同時也是以演出英國電影獲此獎的第一人!勞頓演出的賣座鉅片有1934年的【紅樓春怨】(The Barretts of Wimpole Street)、1935年的【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和【風雨血痕】(Ruggles of Red Gap)、1939年的【牙買加旅店】(Jamaica Inn)和【鐘樓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以及1948年的【血濺大鐘樓】(The Big Clock)。勞頓飾演的角色從怪物到邊緣人到君主各式各樣,曾被人視為當時傑出的表演工作者之一,演員丹尼爾‧戴-路易斯(Daniel Day-Lewis)把勞頓尊為其中一個帶給他啟發的人,據他所說:「他可能是那個時期以來最偉大的電影演員,他有一些非常了不起的東西,像身為演員的慷慨行為、對這份工作的投入。以一個演員來說,你不能把眼睛從他身上移開。」除了演戲,勞頓也是經驗豐富的舞台劇導演,他後來有嘗試執導電影,首部作品是1955年的【獵人之夜】(The Night of the Hunter),只可惜票房和評價都慘遭滑鐵盧,勞頓從此再也沒當過電影導演。然而【獵人之夜】日後卻被評論家們視為1950年代的佳片之一,被納入美國國家電影名冊進行保存,現在人們心中對這部電影的一大認知,就是唯一一部由查爾斯‧勞頓執導的電影。

勞頓是在1927年和演員埃爾莎‧蘭徹斯特邂逅,1929年與她結婚,兩夫妻於1950年成為美國公民並廝守至終。蘭徹斯特有多次和勞頓一起演電影,有1936年的【Rembrandt】、1942年的【紐約奇譚】(Tales of Manhattan)和1948年的【血濺大鐘樓】。蘭徹斯特還在【亨利八世】飾演亨利八世的第四任妻子。勞頓和蘭徹斯特更於1957年因演出【控方證人】(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雙雙獲奧斯卡提名──勞頓被提名最佳男主角獎,蘭徹斯特被提名最佳女配角獎──可惜二人都無緣抱回獎座。這種共同打拼事業的夫妻關係誠然是一樁美事,但背後似乎有著陰暗的內情。好萊塢的歷史學家普遍認為勞頓的性慾錯亂是導致他沒生孩子的原因,蘭徹斯特在勞頓過世後寫的自傳則把原因歸咎於勞頓是同性戀。然而勞頓的好友瑪琳‧奧哈拉(Maureen O'Hara)聲稱勞頓曾告訴她他最悔恨的就是沒有孩子,而且蘭徹斯特之所以不能生育是因為她年輕時曾發生過流產。蘭徹斯特雖然在自傳中承認她曾流產兩次──其中一次還是勞頓讓她懷孕的──卻沒提到是否因此造成她不孕。根據蘭徹斯特的傳記作家查爾斯‧海姆(Charles Higham)所說,蘭徹斯特之所以沒生育是因為她自己不想要孩子。實情到底為何,恐怕還有得大家爭論了。

圖檔
艾迪‧坎度(Eddie Cantor,1892~1964)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哈羅德‧勞埃德(Harold Lloyd,1893~1971)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1905~1990)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W‧C‧菲爾茲(W. C. Fields,1880~1946)
美國搞笑藝人、演員、雜耍藝人和作家,最常扮演憤世嫉俗、酗酒、自大、不喜歡狗和兒童卻又惹人同情的角色。他本來的名字是William Claude Dukenfield,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勞工家庭,是家中長子。他的父親是南北戰爭的退役軍人,婚後以販賣農產品和兼職旅店管理人為生;母親是有英國血統的新教徒。菲爾茲與他脾氣暴躁的父親關係很不穩定,從9歲起他就一再離家出走,通常是待在他祖母或其他長輩家裡。他的教育也是斷斷續續的,程度不超過小學以上階段。等菲爾茲長到12歲,他便跟父親一起駕著馬車出售農產品,直到兩人再爆衝突使得菲爾茲再次逃家為止。他在1893年曾短暫在百貨公司和牡蠣養殖場工作一陣子。菲爾茲後來常給他的童年故事加油添醋,把自己描述成一個很早就逃家、靠著機智在費城街頭討生活的人。實情是菲爾茲雖然只要和父親鬧翻就逃出家門,但並不會跑到遠於他祖母家的地方,而他到了隔天火藥味平息下來就會返家,從某些紀錄來看,他似乎有個相當開心的家庭生活。由於發現了自己在雜耍方面的天賦,而且在戲院目睹一場演出後更激發了菲爾茲投入大量時間精進雜耍技巧,17歲時他跟家人一起生活並在教堂和戲劇表演中表演雜耍。

菲爾茲效仿了前輩雜耍藝人,以自創的打扮和W‧C‧菲爾茲這個名字進入歌舞雜技團。到了20世紀初他成為雜耍界名氣響噹噹的人物,當為講英語的觀眾表演時,菲爾茲發現加入嘀嘀咕咕的胡言亂語和有諷刺意味的旁白可以製造更多笑聲,他便逐漸把表演跟喜劇元素結合而成為齊格飛富麗秀(Ziegfeld Follies)的主要演員。菲爾茲的喜劇有4種原則:1.不打破任何東西。2.一個懼內的先生保證能逗人發笑。3.衣服是最重要的:每一處摺痕、皺褶和贅肉都可以是搞笑的題材。4.每個人對他都有某種程度的虐待傾向。1923年菲爾茲主演一齣百老匯音樂喜劇【Poppy】奠定了他的角色特徵,他扮演一個饒富趣味、不甚起眼的騙子,日後他還會在舞台和電影扮演類似的角色,【Poppy】後於1925年被翻拍成電影【馬戲女郎】(Sally of the Sawdust),同樣由菲爾茲主演。由於菲爾茲忙於舞台演出而無暇顧及電影,他直到1924年才以配角身分演出首部長篇劇情片【Janice Meredith】,有聲影片時期他為派拉蒙影業演出了13部電影,其中一部1933年的【萬國酒店】(International House)建立起他的電影明星聲望;他還在1932年和1933年間製作出4部短片,內容完全由菲爾茲所寫並加入他擅長的舞台戲碼,被形容為「菲爾茲的本質」。菲爾茲扮演的角色經常充滿悲觀、敵意、多疑又愛喝酒的特質,不然的話就是老受自己太太的淫威欺壓卻沒有挺身反抗的勇氣,他聲音粗啞又慢吞吞的說話方式和誇張的用字遣詞同樣很受人矚目,他在表演中表現的這些特質實在太強烈而和他本人劃上了等號。在他的許多電影中,他最喜歡的動作是無法成功戴好帽子,每當他要把帽子放到頭上時,帽子不是掛在手杖上就是戴的角度不對。大概是受以前的職業影響,菲爾茲常會把舞台喜劇性短劇的表演融入電影裡,他演電影時也會或多或少即興自創台詞和橋段,把劇情架構留給其他編劇去處理。據電影史學家所說,他唯一一次照劇本忠實演出的電影是1935年米高梅(Metro-Goldwyn-Mayer)出品的【塊肉餘生錄】(David Copperfield),他飾演片中主角的朋友Wilkins Micawber。1939年菲爾茲和環球影業簽約,使得菲爾茲往後能夠製作由他主筆、而且是為他量身打造的電影,1941年的【Never Give a Sucker an Even Break】是菲爾茲走到人生終點前的傑作,內容集菲爾茲的幽默風格之大成,荒謬又無厘頭,環球因為某些畫面實在太超現實而將電影重新剪接、拍攝。本片未能獲得環球青睞而只能低調上映,即使有些影評給予本片正面評價,卻並非人人都能看懂它的藝術取向,票房只能交出失敗的成績單。在票房失利以及菲爾茲因健康衰退而拖延拍片進度下,環球決定不再跟菲爾茲續約,菲爾茲從此卸下電影主角身分。菲爾茲在1940年代演藝事業大幅滑落,不如往昔的體力使得他只能偶爾在別人的電影和廣播中做些友情客串,最後他在加州的療養院度過22個月的餘生。1946年,菲爾茲在他鄙視的節日──聖誕節當天,因酒精所導致的胃出血而過世,享年66歲。

戲外的菲爾茲也有許多話題,和大部分的明星一樣,他的情史就是攝影棚外的另一齣戲。菲爾茲在1900年4月8日與雜技團裡一位叫Harriet Hughes的合唱團女團員結婚,她成為菲爾茲表演雜耍時的搭檔,在他們巡迴表演的旅程中還教導菲爾茲讀寫的能力。由於對沒受多少正規教育感到遺憾,也因為愛上了閱讀,菲爾茲旅行時經常帶著一大箱書同行,文法書、荷馬和奧維德的譯本、莎士比亞、狄更斯和馬克吐溫的著作都在他的書單內。菲爾茲夫妻於1904年生下一子,雖然菲爾茲是無神論者,他還是同意讓兒子受洗。為了照顧兒子,Harriet Hughes放棄了演藝事業,她也堅持菲爾茲該找個正當的工作安頓下來。也許是因為自由慣了,或是沒有其它謀生能力,菲爾茲不願意改行。夫妻二人於1907年分居,可是沒有離婚,而且菲爾茲在過世前仍持續和太太通信並提供生活費給她。在菲爾茲加入齊格飛富麗秀後的1916年,他與一位女藝人Bessie Poole發展出一段戀情並生了個兒子,和上次情況不同,兩人都不想放棄目前的職業,他們選擇繼續巡迴表演,把孩子交給女方一對膝下無子的熟人撫養。1926年菲爾茲與Bessie Poole結束了他們維持10年的感情,菲爾茲並於1927年Bessie Poole在一份聲明菲爾茲不是她孩子的父親的宣誓書中簽名後支付20000美元的談判費。後來當Bessie Poole於1928年10月死於酗酒引起的併發症時,菲爾茲在她兒子的成長路上不斷給予支援直至19歲。1933年菲爾茲又有了新歡,對方是小他27歲的表演夥伴Carlotta Monti,他們的戀情時有時無,二人卻交往了14年直到菲爾茲過世才中斷。Carlotta Monti在1971年寫了一本回憶錄《W.C. Fields and Me》敘述菲爾茲14年餘生的故事,後由環球於1976年拍成電影上映。

菲爾茲愛喝酒的形象一直為大眾知悉,他在電影裡幾乎都會喝得酩酊大醉已成了與他分不開的特徵,片廠的宣傳部門也對這種形象進行維護,甚至在他過世後他的傳記作者也把菲爾茲的實際人格跟銀幕形象相吻合的觀念加以強化。要是身為一個以嗜酒成性出名的明星不稀奇,那麼有一種症候群以一位明星的名字命名可就世間少有了!W‧C‧菲爾茲症候群(W.C. Fields syndrome)指的就是酗酒造成的鼻瘤(鼻子上的痤瘡)。一般認為菲爾茲醒目的酒糟鼻是因為他喝酒產生的,他也把這種假設拿來在喜劇中大做文章,然而據信這只是遺傳自他母親的家族特徵。當菲爾茲還是個雜耍藝人時他根本不喝酒,這是為了避免表演時影響專注力,不過他還是因難耐巡迴旅程的寂寞而在化妝室裡放酒好和表演夥伴交際時助興。在他成為富麗秀的明星並放棄雜耍後,喝酒才成為菲爾茲的常態。至於菲爾茲討厭小孩子和狗的形象則與1939年的一場慶功宴脫不了關係,當時在場的一位幽默作家Leo Rosten評論這位喜劇演員:「任何討厭狗和小孩的男人都不會壞到哪去。」這句話後來被誤植為菲爾茲的名言,使得大眾對他討厭狗和小孩的看法更加根深蒂固。事實上菲爾茲對狗並沒有成見,他也喜歡在朋友的小孩拜訪他時娛樂他們,就連對自己的孫子他也不吝於展現慈愛。自從菲爾茲的太太跟菲爾茲分開後,她就開始跟兒子說菲爾茲的壞話,菲爾茲預期他的兒子在長大後會明白整個真實情況(菲爾茲不管收入多少從沒停止過支持家中生計),結果……事情果然如他所料。雖然他跟兒子幾乎沒見過面,他的兒子仍接納了他,菲爾茲也得以在生命走到終點前見到自己的長孫。

圖檔
哈波‧馬克思(Harpo Marx,1888~1964)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艾德娜‧梅‧奥立佛(Edna May Oliver,1883~1942)
艾德娜是美國舞台與電影女演員,是1930年代美國電影裡較常出現的人物之一,時常飾演說話尖酸刻薄的老處女。由於長了一張醒目的長馬臉,她常常成為30年代的華納兄弟(Warner Brothers)卡通惡搞的對象。她出生時的名字為Edna May Nutter,據傳是美國第二與第六任總統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和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的後代。在艾德娜14歲時,她為了成為舞台演員放棄學校教育,但她仍孜孜不倦地鑽研表演藝術,其中還包括說話和鋼琴,她早期的工作之一就是在巡迴表演的女性樂團當鋼琴家。1917年艾德娜首次在百老匯以音樂喜劇【Oh, Boy!】取得成功演出。她在舞台上演過最有名的角色是音樂劇【畫舫璇宮】(Show Boat)中的船長夫人,此劇在1932年重演時也是由她擔綱同一角色,但是她卻謝絕演出1936年的【畫舫璇宮】翻拍電影,反而加入了同年推出的【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電影的演員陣容。

艾德娜的銀幕處女作是1923年的【Wife in Name Only】,她從此持續演出電影至1941年。她是在參與喜劇二人組惠勒與伍爾西(Wheeler & Woolsey)主演的幾部喜劇片才開始在電影界引發關注,其中一部【逃之夭夭】(Half Shot at Sunrise)便是她為雷電華電影公司(RKO Radio Pictures)演的第一部電影。艾德娜似乎生來就是演美國與英國文學改編電影的不二人選,在雷電華期間她最受歡迎的角色是在一系列改編自Stuart Palmer小說的懸疑喜劇片飾演的老處女偵探Hildegarde Withers,艾德娜於1935年離開雷電華和米高梅簽約時,雷電華曾嘗試另找演員延續這個系列作,但艾德娜的演出實在太深入人心,後續的電影反而受到冷落,整個系列只好提早閉幕。來到米高梅後,艾德娜在製片人大衛‧賽茲尼克(David O. Selznick)安排下演出兩部改編自狄更斯著作的電影,她在【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裡飾演一位忠心的女僕;在【塊肉餘生錄】則飾演主角性情古怪的姨婆。某些人雖然批評艾德娜的演技平板、「臉型長」,但不可否認艾德娜的喜劇天分為她的角色帶來一種美麗又滑稽的溫情。她通常被要求扮演像老處女之類沒什麼魅力的角色,但是她注入的演技是這麼地充滿靈魂、風趣和深度,以致今日她仍然是好萊塢女演員中最受人喜愛的人物之一。每當別人問艾德娜她為什麼常扮演喜劇角色時,她回答:「有這張長馬臉,我還能演什麼?」其實她也會演出戲劇性較重的電影,除了前述的【雙城記】、【塊肉餘生錄】和【羅密歐與茱麗葉】外,另有1931年的【壯志千秋】(Cimarron)與1933年的【安‧維克絲】(Ann Vickers)在內。1939年有兩部音樂劇電影【第二小提琴】(Second Fiddle)和【鴛鴦舞聖】(The Story of Vernon and Irene Castle)也找來艾德娜軋上一角,同年她以在【鐵血金戈】(Drums Along the Mohawk)飾演一名救助男女主角的寡婦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最後她在演出【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和【莉迪亞】(Lydia)後結束從影。艾德娜於1942年8月病倒,雖然她有段時間似乎恢復了健康,但她仍於10月再度因病住院。她的女演員好友維吉尼亞‧哈蒙德(Virginia Hammond)特地從紐約趕到她床邊陪伴她至最後一刻。1942年11月9日,也是艾德娜‧梅‧奥立佛生日當天,她因短腸症候群結束了59歲的人生。維吉尼亞‧哈蒙德描述當時:「她在沒有意識到病情嚴重的狀況下去世了,她只是平靜地睡著了。」

圖檔
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1901~1960)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1889~1977)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勞萊與哈台(Laurel and Hardy)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回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