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四)

這是讓你跟大家分享的園地,無論迪士尼經驗的心得,或照片、繪圖、惡搞作品,甚至生活中各處發現隱藏米奇或任何迪士尼相關的事物…等等,都歡迎來貼圖分享。
回覆文章
頭像
Jenny
等級:9
等級:9
文章: 634
註冊時間: 2005-05-03, 21:29
來自: 台北

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四)

文章 Jenny »

這一次又要繼續介紹迪士尼卡通中的好萊塢明星了,還真有點吃不消啊!最近因為事務繁忙,導致文章遲遲無法完成,真是讓人心急,看來我不努力不行了。這部影片可說是迪士尼動畫中的奇葩作品,它的內容並不強調冒險、賣萌,卻是以1930年代卡通化的真人明星來胡搞瞎搞為主,而且這回可看不到米奇、唐老鴨全程參與這齣鬧劇了,幾乎全都是由人類明星上場大亂鬥!他們以角色扮演《鵝媽媽童謠》的方式毫不遮掩地對自己演過的電影或說過的著名台詞坦蕩地惡搞了一番,就好像【周六夜現場】或【全民大悶鍋】之類的名人惡搞節目一樣,說多無厘頭就多無厘頭(影片開頭居然還打出「若有雷同,純屬巧合」的聲明,真是夠了!)。整個卡通充滿尖刻又超現實的風格,簡直讓人誤以為這是華納兄弟(Warner Bros.)的作品呢。當然啦,要懂裡面的笑點是需要一定知識的,很多明星又因為時日已久,對新世代的觀眾來說觀賞起來恐怕是問號一堆。可是天哪!想想當年他們聲望如日中天的時候,這卡通不知逗樂了多少人,什麼時候迪士尼也能用類似手法讓他們的大明星也這樣玩一玩,我還真想見識見識呢。在片中看凱薩琳‧赫本扮牧羊女、查爾斯‧勞頓扮船長、哈波‧馬克思亂玩胖子華勒的鋼琴、愛德華‧羅賓遜和葛麗泰‧嘉寶玩翹翹板、凱布‧卡拉威從派裡鑽出來,簡直是讓人不知如何反應,這就是卡通神奇的地方,那些偶像平常不可能會做的事,卡通都能讓他們做出來。那些大明星的配音員們也是勞苦功高的,想想他們得要如何模仿大明星們講話的方式又要配合整個劇情的瘋狂基調,還真是辛苦他們呀。總之看這部卡通時,熟悉《鵝媽媽童謠》和好萊塢明星的人肯定會特別有感覺,昔人雖已逝,但回憶常留存。另外我還要說真是好家在,大家的彩色照片都找得到,感謝當初拍照或還原色彩的不知名人士,這下群星又能閃耀真實光彩了。




鵝媽媽的好萊塢之旅(Mother Goose Goes Hollywood,1938)
圖檔
簡介:影片一開始隨著一本書翻開,出現一隻大白鵝學米高梅(MGM)影片開頭的獅子發出陣陣吼聲,接著出現一則聲明:「本片登場角色與在世或已故人物之任何雷同處純屬巧合。」一場荒唐的好萊塢諷刺劇便接著展開!凱薩琳‧赫本扮成牧羊女尋找她的羊、修‧赫伯特扮國王聽馬克思兄弟拉小提琴、喬‧彭納把唐老鴨敬獻給國王、查爾斯‧勞頓以【叛艦喋血記】(Mutiny on the Bounty)中的船長扮相和【怒海餘生】(Captains Courageous)的史賓瑟‧屈賽以及【小公子】(Little Lord Fauntleroy)的費雷迪‧巴塞洛謬在海上航行、W‧C‧菲爾茲和腹語木偶查理‧麥卡錫(Charlie Mcarthy)互相抬槓、奧利佛‧哈台一邊用口哨吹著【勞萊與哈台】的主題曲旋律一邊把派堆疊起來、愛德華‧羅賓遜讓葛麗泰‧嘉寶一屁股掉下翹翹板、艾迪‧坎度秀了一段歌舞表演、一群黑人爵士和搖擺樂手從一個巨大的派裡鑽出來、華萊斯‧比勒吹小喇叭吹到沒氣… …。當一隻巨大的鞋子從書中冒出來,好萊塢的男男女女或唱、或跳、或演奏,各各使出看家本領帶動整個狂歡派對。鏡頭最後回到凱薩琳‧赫本,她還是一直找不到她的羊。

本片屬於迪士尼的【糊塗交響樂】(Silly Symphony)系列卡通,曾入圍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卻輸給了另一部迪士尼短片【公牛費迪南】(Ferdinand the Bull),是【糊塗交響樂】在連續稱霸奧斯卡獎的30年代首次中斷的作品。這也是最後一部在開頭出現本系列標題的【糊塗交響樂】卡通,雖然這只是整個系列的倒數第三部;卡通明星唐老鴨同樣以此作在【糊塗交響樂】最後一次亮相。影片另有個八卦彩蛋,有一幕是凱薩琳‧赫本和史賓瑟‧屈賽一起出現在同一個畫面,事實上他倆當時從未見面或共事過,但是1942年後他們卻合演了10部電影,還發展出25年的婚外情!【鵝媽媽的好萊塢之旅】片長只有7分多鐘,卻因為某些鏡頭對非裔表演藝人呈現的刻板印象而使本片至今仍存有爭議性,從1960年代起這影片便沒多少機會在電視播放,即使偶爾為之片中的黑人畫面也會被剪掉。動畫影評Charles Solomon在自己的著作中指出影片中的黑人明星胖子華勒和凱布‧卡拉威並未對自己的種族作出嘲弄舉動,他們的待遇就和其他被惡搞的名人一樣恰如其分。或許在個人觀感上因人而異,但是總的來說,有幾個鏡頭在有意無意下會冒犯到特定種族:第一,凱薩琳‧赫本被奧利佛‧哈台丟出的派砸到臉後被染成黑臉厚唇的形象,說話變成黑人腔;第二,艾迪‧坎度的歌曲把黑人明星們比喻成黑鶇;第三最為糟糕,黑人演員斯特平‧費奇特舉止懶散愚笨,這使得不熟悉他表演風格的觀眾很容易受到誤導,因此成為本片的眾矢之的。




圖檔
凱薩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1907~2003)
美國國寶級電影女演員,是美國電影學會名列第一的經典好萊塢電影女明星!同時也是美國電影與戲劇界的標誌性人物、好萊塢的不朽傳奇,以強悍的獨立性和充沛活力著稱。赫本於1907年5月12日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父母分別是醫生和婦女參政論者,他們對子女的管教十分開明,都鼓勵女兒勇於展現真實自我和把體能鍛鍊至極限,使得赫本在幼年便是個十足的野丫頭,也養成了她持續運動的習慣。赫本自小便和自己的哥哥感情很要好,然而她哥哥卻在她14歲時上吊自殺,對她造成很大衝擊,從此有很多年赫本都把11月8日──她哥哥的生日──當成自己的生日來使用,一直到1991年才在自傳中透露自己真正的出生日期。由於與同齡女孩格格不入,赫本大部分時間是在家裡自學,大學時她進入布林莫爾學院就讀,也就在那裡她決定要成為一名演員。

畢業後,赫本開始在百老匯和其它地方的戲劇接演小角色,她在這些表演時常受到注目,1932年她終於以在戲劇【The Warrior’s Husband】飾演亞馬遜公主嶄露頭角,片約也乘勢隨之而來。經過幾次試鏡,赫本於同年的【離婚帳單】(A Bill of Divorcement)軋上一角和男星約翰‧巴利摩(John Barrymore)聯袂演出。此片票房大賣,雷電華公司(Radio-Keith-Orpheum Pictures,簡稱RKO)與赫本在薪水上達成共識後跟她簽了約,赫本在1932和1934年間拍了5部電影,其中第三部【驚才絕艷】(Morning Glory)使她拿下人生第一座奧斯卡獎;第四部【小婦人】(Little Women)則是當時最成功的電影。

赫本稜角分明的臉龐和奇特的說話腔調頗具一格,她以飾演個性敢於直言、堅強又思想獨立的女性著稱,而現實中她也是少數不花心思包裝自己的好萊塢巨星之一。雖然赫本很享受出名的滋味,她卻拒絕隨好萊塢的規則起舞,她常常穿著家常褲而不施脂粉,從不對鏡頭擺姿勢或接受訪問。她很少出現在公共場所,連上餐館也會避免,有一次她因一個攝影師在未經允許下拍她的照片而硬從對方手中把照相機搶走。她的特立獨行在當時觀念保守的社會往往使觀眾感到大為震驚,所以當赫本在1934年回到百老匯主演【The Lake】的時候,評論家們毫不留情地予以抨擊,一開始買了票的觀眾也棄她而去。赫本回到好萊塢時情況依然未見起色,從1935年到1938年她只有兩部賣座片:第一部1935年的【寂寞芳心】(Alice Adams)讓她獲得第二次奧斯卡提名,第二部是1937年的【摘星夢難圓】(Stage Door)。其餘的失敗之作包括1935年的【破碎的心】(Break of Hearts)和【鴻雪艷跡】(Sylvia Scarlett)、1936年的【蘇格蘭女王瑪麗】(Mary of Scotland)、1937年的【特色街道】(Quality Street)和後來成為經典的1938年電影【育嬰奇譚】(Bringing Up Baby)。

失敗之作連連下,赫本被貼上「票房毒藥」的標籤。她決定返回百老匯主演舞台劇【費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結果票房大捷。她馬上買下此劇電影版權,並與好萊塢談成由她主導拍片方向的協議,包括選擇導演與配角。1940年的【費城故事】電影版票房大賣,赫本贏得第三次奧斯卡提名與滾滾財源。她的下一部電影是1942年的【小姑居處】(Woman of the Year),與男星史賓塞‧屈賽合演,赫本獲得第四次奧斯卡提名;她與屈賽2人之後又合演了8部電影,在劇外更發展出長達25年的戀情,成為好萊塢具有傳奇色彩的婚外情之一。他們的賣座強片有1949年的【金屋藏嬌】(Adam’s Rib)、1952年的【帕特和麥克】(Pat and Mike)和1957年的【電腦風雲】(Desk Set)。

在演出1951年的【非洲女王號】(The African Queen)獲得第五次奧斯卡提名後,赫本轉而演出中年老處女的角色,她在50年代大多以這類型的角色為主,很多作品又讓她得到更多奧斯卡提名次數。包括1955年的【艷陽天】(Summertime)、1956年的【造雨人】(The Rainmaker)和1959年的【夏日痴魂】(Suddenly, Last Summer)。60年代史賓塞‧屈賽病痛纏身使得赫本把大部分時間用於照顧他的起居,她因此越來越少演電影,這段期間她其中一部電影【長夜漫漫路遙遙】(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讓她第九次被提名奧斯卡。離開大銀幕5年後,她演出了1967年探討種族議題的經典名片【誰來晚餐】(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這是赫本最後一次和史賓塞‧屈賽合作,也是史賓塞‧屈賽最後一部演出的電影,他於電影完成幾個禮拜後過世。此片為赫本贏得第二座奧斯卡獎與第十次提名。赫本於次年演出【冬之獅】(The Lion in Winter),又獲得第三座奧斯卡獎與第十一次提名。

70年代,赫本把舞台轉向了電視電影,有1973年的【玻璃動物園】(The Glass Menagerie)、1975年的【廢墟中的愛情】(Love Among the Ruins)以及1979年的【錦繡前程】(The Corn Is Green)。她偶爾還是會演出院線片,例如1975年和動作巨星約翰‧韋恩(John Wayne)合作的【莽龍怒鳳】(Rooster Cogburn)以及1981年和亨利‧芳達(Henry Fonda)合作的【金池塘】(On Golden Pond),後者使她贏得第十二次奧斯卡提名和第四座金像獎,至今仍是金氏世界紀錄中贏得4座奧斯卡獎的紀錄保持者。

赫本在80年代又演出更多TV電影,1991年出版了自傳《Me》。她的最後一部院線片是1994年的【愛你、戀你、想你】(Love Affair),而最後一部TV電影是同年的【巴迪的聖誕節】(One Christmas)。赫本在健康衰退下於90年代中期退出演藝圈,最後逝於康乃狄克州舊塞布魯克家中,享耆壽96歲。

圖檔
休‧赫伯特(Hugh Herbert,1885~1952)
喜劇電影演員,出生於紐約州賓漢頓,從歌舞雜技團開始自己的演藝事業,曾寫過150齣戲劇和幽默短劇,期間演過許多嚴肅角色,有好些年在巡演時以扮演可悲的希伯來人為主。

隨著有聲影片到來,舞台訓練出身的演員也跟著進入好萊塢,休‧赫伯特很快就變成了有名的喜劇電影演員。他的銀幕角色往往少根筋又糗態百出,他會一邊玩弄手指一邊自言自語,並激動地重複一句話:「呼呼呼,太好了,太好了,呼呼呼!」有許多人──包括三個臭皮匠(The Three Stooges)或漫畫《神力女超人》(Wonder Woman)的角色──去模仿這個口頭禪,但原來的「呼呼」往往變成了「嗚嗚」,連赫伯特在1940年代也把其中的字眼改成「嗚嗚」來使用。他那句「呼呼呼」後來對華納兄弟的卡通明星達菲鴨(Daffy Duck)的說話方式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赫伯特早期的電影都只是讓他扮演尋常可取代的喜劇角色。他後來發展出自己的銀幕性格,以傻裡傻氣的笑聲很快走紅於當世。他在30年代大都為華納工作,時常扮演古怪的百萬富翁、大亨和呆頭呆腦的教授,他也和人合作過少數電影腳本。30和40年代的【樂一通】(Loony Tunes)短片系列經常讓他化身的卡通人物在片中登場,1946年的Terry Toons卡通【The Talking Magpies】也有個神似赫伯特的角色。1939年賀伯特與環球影業(Universal Pictures)簽約,與在華納的情況一樣,他在主流電影演配角,在小眾電影當主角。在這時期他最為人稱道的演出是在喜劇片【地獄機械舞】(Hellzapoppin)飾演一名傻瓜偵探。

1943年賀伯特與哥倫比亞(Columbia Pictures)簽約成為短片常駐演員,與三個臭皮匠短片的導演和演員合作。他在接下來的餘生持續主演這類喜劇,1952年3月12日在洛杉磯北好萊塢死於心血管疾病,享年66歲。

圖檔
馬克思兄弟(The Marx Brothers)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內德‧斯帕克斯(Ned Sparks,1883~1957)
出生於加拿大的美國戲劇與電影演員,以一臉木然的表情和低沉渾厚的嗓音聞名。

斯帕克斯16歲就離家,打算趕上淘金的熱潮去當個挖黃金的礦工。在淘金失敗又盤纏用盡後,他便在阿拉斯加道森市的酒館當起了歌手。19歲時他回到加拿大短暫進入多倫多的神學院,離開神學院後先是找了鐵路方面的工作,然後到多倫多的劇院任職。1907年斯帕克斯離開多倫多到紐約市碰運氣,他在一齣戲【Little Miss Brown】飾演一位櫃台店員時開發出他的註冊商標死板表情,舞台上的成功演出很快引起米高梅首長的注意,並給他簽下6部電影的合同。斯帕克斯的電影生涯初時算不上飛黃騰達,直到有聲電影讓斯帕克斯的挖苦語調、刺耳哀叫和壞脾氣得以好好展現才更加有所突破,他演出的電影數量出現明顯增長,使他一生演出的電影將近百部之多,其中1933年的【1933年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 1933)的舞台監督、【前往好萊塢】(Going Hollywood)的導演和【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的毛毛蟲以及1934年的【春風秋雨】(Imitation of Life)的路人都只是他少數較知名的角色。

1930年代,斯帕克斯與他表情陰沉、酸言酸語、嘴裡又咬著雪茄的角色已劃上等號。他這種表演特徵與他實在太密不可分,以致1936年的《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還報導斯帕克斯為自己的臉保了10萬美金的險,市場也願意出錢給任何能拍下他露出笑容影像的攝影師(斯帕克斯後來承認這些故事只是宣傳噱頭,而且他只保了1萬美金的險)。斯帕克斯那張出名的臉曾被畫進多部卡通裡,包括動畫家泰克斯‧艾佛利(Tex Avery)出品的【Fresh Fish】和【Hollywood Steps out】、Bob Clampett的【Goofy Groceries】和【Slap Happy Pappy】,以及華納的【Malibu Beach Party】。迪士尼1935年的動畫短片【Broken Toys】裡的盒中小丑就是以斯帕克斯的長相所畫,1938年的【鵝媽媽的好萊塢之旅】則讓斯帕克斯扮演一位弄臣。斯帕克斯在1947和1951年間也幫Terrytoons animation出品的卡通系列為兩隻喜鵲角色Heckle和Jeckle配音。斯帕克斯在廣播界也享有多年聲譽,時常和演藝紅星平‧克勞斯貝(Bing Crosby)搭檔演出。一生演出10齣百老匯舞台作品和超過80部影片後,斯帕克斯於1947年退休,1957年因腸道阻塞過世於美國加州維克多維爾。

圖檔
喬‧彭納(Joe Penner,1904~1941)
現在他恐怕早被忘得一乾二淨了,但是喜劇廣播演員喬‧彭納在1933和1934年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可是個風雲人物!他從事的工作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社會象徵性,內容也算不上巧妙,只是一堆讓觀眾忘記煩惱並找回快樂的插科打諢傻事。現在人們常把彭納滑稽、嗤笑、充滿童心的演出跟著名搞笑人物皮-威‧赫爾曼(Pee-wee Herman)和傑利‧路易斯(Jerry Lewis)相提並論。彭納現在之所以會這麼鮮為人知部分原因是他的成就並未被錄音保存下來,他的廣播節目是在1930年早期播出,對高人氣廣播節目錄音卻是到1936年才盛行,此時他的節目已開始進入尾聲了。

生於匈牙利,乳名Josef Pinter的喬‧彭納在還是個孩子時來到紐約市,他在改名為“喬‧彭納”後在歌舞雜技團和滑稽表演取得成功,他出名的口頭禪「要買鴨嗎?」(Wanna buy a duck?)就是在這時發展起來的。詳細情形是在他的例行演出中他會拿著道具上台跟助笑配角說:「要買…嗎?」,內容視拿的道具而定,這種哏通常引不起笑聲,直到有一天當他拿著木製假鳥說:「要買鴨嗎?」,整場哄堂大笑。彭納後來繼續充分利用這句簡單台詞並延續到廣播上,他在廣播紅星魯迪‧瓦利(Rudy Vallée)引介下上線,很快他的名聲便急速竄起,透過他什麼都能搞笑的厚臉皮誇張表演和其它短笑話如「你這可──惡的人!」(You naaaaasty man!)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配音奇才Mel Blanc在廣播劇中的角色和華納卡通人物Egghead的聲音和行為有很大部分是受到彭納的影響。彭納也是廣播演員中第一位擁有從洛杉磯定期播出的正式廣播系列節目的人之一。他的名氣以及演唱新式歌曲的能力幫助他在30年代進入好萊塢B級音樂劇電影演不起眼的主要角色,這些電影通常以大學為主題,如1934年的【學院節拍】(College Rhythm)、1936年的【Collegiate】和1938年的【Mr. Doodle Kicks Off】,雖然這使他的才能受限,但機會時常等著他去獲取。他最有名的電影是1940年的【雪城雙兄弟】(The Boys from Syracuse),改編自同名百老匯音樂劇,彭納一人飾兩角並和女星瑪莎‧雷伊共同演出。彭納就算沒有英年早逝(他在36歲時心臟病發),他恐怕也會因重複的噱頭而衰落並只能成為演配角的演員。和皮-威‧赫爾曼一樣,彭納一直到最後也極受兒童歡迎。他在1941年在短暫結束廣播並巡迴演出音樂劇時過世。

圖檔
查爾斯‧勞頓(Charles Laughton,1899~1962)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三)〉





圖檔
史賓塞‧屈賽(Spencer Tracy,1900~1967)
美國電影演員,以表演時的自然風格和多功能性聞名,是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牌明星之一,在9次奧斯卡提名中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也是第一位連續兩年獲頒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演員。在1930年到1967年間,共演出74部電影。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九名。

屈賽於1900年4月5日出生在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市,在家中排行第二,父親是卡車外務員,母親是來自富裕的中西部家庭的長老會信徒。屈賽從小就難以管教且過動,上課出席率很差。9歲時他被交給教會修女照料來改正他的行為,他後來說明當時情況,如果不是為了學會看懂電影字幕他也不會回學校。他對電影感到著迷,同一部電影他可以反覆觀看多次並和朋友及鄰居重新演出電影裡的場景。屈賽青少年時進入過幾所耶穌會學院就讀,據他所說這段求學經驗消除了他壞的一面,成績也獲得改善。在進入馬凱特學院就讀時,他開始和一位後來成為演員的終身朋友帕特‧奧布萊恩(Pat O’Brien)一起去觀賞戲劇表演,從而喚起了屈賽對劇院的嚮往。由於對學習缺乏熱忱和「渴望去見見某些新奇事物」,屈賽和奧布萊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戰時離開學校加入海軍。後來屈賽為配合父親的期望而回學校完成高中學業,他的學習與戰爭經驗使他獲得里彭學院的入學資格,並打算要主修醫學。

屈賽在里彭學院是很受歡迎的學生,他成為學生宿舍的主席並參與了許多大學活動。1921年6月屈賽首次登台,在一齣名為【The Truth】的戲劇擔任男主角表現出色,便決定以演戲為職。在紐約他與奧布萊恩入學美國戲劇藝術學院並成為室友,財務吃緊下二人只能以米飯和椒鹽脆餅果腹,一件體面的套裝也要共用著穿。平常時候屈賽從事許多工作如旅館侍者、管理員和推銷員養活自己。1923年畢業後,屈賽與不同的劇團合作經營演藝事業,有一次在主演舞台劇【The Last Mile】時,屈賽出色的演技被電影導演約翰‧福特(John Ford)相中,便讓他與福斯電影公司(Fox Film Corporation)簽約演出1930年的電影【監獄三友】(Up the River),此片為屈賽與另一位好萊塢男星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登上大銀幕寫下了開端。儘管在福斯期間屈賽演出了多部影片,大部分卻都虧本,他還一度因酗酒住院被福斯凍結薪資,更被以拖延拍片進度為由遭到起訴。當時名聲顯赫的製片廠米高梅需要一位新男星,便在1935年4月2日聯繫屈賽,提供他一份為期7年的合約。那天下午,屈賽和福斯的合約「經雙方同意」終止,在與米高梅簽約後,他的事業終於開始步上軌道。

屈賽以1937年的【怒海餘生】和1938年他本來不想主演的【孤兒樂園】(Boys Town)成為首位連兩年獲奧斯卡肯定的男明星,此後他又演出不少佳片,1936年的【火燒舊金山】(San Francisco)、1950年的【岳父大人】(Father of the Bride)、1955年的【黑巖喋血記】(Bad Day at Black Rock)、1958年的【老人與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1960年的【承風繼影】(Inherit The Wind)、1961年的【紐倫堡大審】(Judgment at Nuremberg)和1967年的【誰來晚餐】都讓他獲奧斯卡提名。屈賽的演技在同行中享有很高聲譽,尤其以銀幕上展現的自然主義受到崇敬,他常扮演深入人心卻必須改變自身想法的電影角色,雖然長相一般,但平凡中帶著難以超越的魅力,在銀幕上他可以無所事事地傾聽、感覺、不帶強迫地把話說出來,而他傾聽與反應的技巧正是最受到讚譽的。就算他的表演看似毫不費力,熟識屈賽的人卻說他會為每個角色做好精心準備。曾和屈賽一起生活的好萊塢導演約瑟夫‧孟威茲(Joseph L. Mankiewicz)便回憶屈賽每晚都會把自己鎖在臥室裡「非常賣力工作」。許多同事都很讚許他強烈的職業道德和專業精神。然而屈賽不喜歡排練,他的演技在重拍兩三次後效果會減弱,屈賽的一位摯友將他的表演風格定為一種「選擇」──以儘可能地少量表現來達到效果──讓「最小的發揮最大的功能。」

屈賽於1923年9月10日娶了女演員Louise Treadwell為妻,婚後二人卻因家庭問題而分居,屈賽也在這有名無實的婚姻下經常和其他女演員發生婚外情,對象包括洛麗泰‧楊(Loretta Young)、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和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甚至有傳言說屈賽在1936年和年僅14歲的茱蒂‧嘉蘭(Judy Garland)有過性關係!這些八卦中唯有與工作夥伴凱薩琳‧赫本的戀情最為持久也最富傳奇色彩,他們在1941年合作【小姑居處】後展開難解難分的愛情長跑,儘管屈賽已和妻子分居,他的天主教信仰卻因不允許離婚而不願斷絕關係,赫本也在和他交往時一直保持低調,從不干擾屈賽家人的生活,直到屈賽晚年二人才在比佛利山的一座小木屋同居。米高梅的大老們很小心地不讓他們的大明星引來爭議,然而在好萊塢,這段戀情已成了公開的秘密,但沒人拿這件事大做文章。屈賽從1940年代開始便深受酒精中毒和糖尿病所苦,使他很可惜地推掉將來的強檔電影中原本為他量身訂做的角色。在他餘生的兩年時光裡他大都在家中和凱薩琳‧赫本過著閱讀、繪畫和聽音樂的平靜生活。1967年6月10日,在完成演出【誰來晚餐】後17天,根據赫本的自傳所述,屈賽在凌晨3點起床泡茶,在她跟著屈賽進廚房前,她聽到一陣杯子摔碎的聲音和重擊聲傳來,趕到現場後,只見屈賽已倒在地上死於心臟病。屈賽在加州格倫代爾的福樂紀念公園(Forest Lawn Memorial Park)下葬,出於對家屬的考量,赫本沒去參加屈賽的葬禮,也從不觀賞【誰來晚餐】,直到屈賽的元配Louise Treadwell過世後她才公開談論對這位資深合作夥伴的感情。

到了21世紀,屈賽和凱薩琳‧赫本之間的關係成了他最為人熟知的話題,他不斷受到電影學者的讚揚,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還有個傑出電影表演獎項以史賓塞‧屈賽的名字命名,大明星如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麥克‧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丹佐‧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安東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寇克‧道格拉斯(Kirk Douglas)和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都得過這座獎。2009年,屈賽成為皮克斯奧斯卡獲獎電影【天外奇蹟】中的主角卡爾爺爺的靈感來源,導演彼特‧達克特(Pete Doctor)曾解釋,這些脾氣暴躁的老傢伙「就是有些惹人喜歡的特質」。屈賽的幾部電影,特別是喜劇,被認為是美國電影的經典之作,他主演的4部電影【金屋藏嬌】、【瘋狂世界】(It’s a Mad Mad Mad Mad World)、【岳父大人】和【小姑居處】入選美國電影學會的AFI百年百大喜劇電影片單。【誰來晚餐】被列入AFI的100部最偉大的美國電影片單,而【怒海餘生】則被列入美國最具啟發性的電影片單。

圖檔
費雷迪‧巴塞洛謬(Freddie Bartholomew,1924~1992)
英裔美國演員,影史上極受歡迎的童星之一,他的聲勢在193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最為高漲。演過最有名的電影是1937年的【怒海餘生】和1936年的【小公子】。

巴塞洛謬於1924年出生於英國倫敦,父母與他關係疏遠,由他的姑姑充當代理母親撫養他長大。作為一個討喜的小孩,巴塞洛謬才3歲就登台表演,平常會背誦詩歌,也會唱歌跳舞。6歲時他開始演出第一部影片,於1930年推出的短片【Toyland】。隨著演出的影片增加,他很快就進入米高梅,在1935年的電影【塊肉餘生錄】(The Personal History, Adventures, Experience, & Observation of David Copperfield the Younger)飾演主角,電影的成功使米高梅又跟他簽訂7年的合約,1934年10歲的巴塞洛謬跟姑姑移民到美國。【塊肉餘生錄】的成功使巴塞洛謬一夕翻紅,接下來又演出許多高品質電影,包括1935年的【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1935年的【職業軍人】(Professional Soldier)、1936年的【小公子】、【倫敦勞哀德公司】(Lloyd’s of London)和【頑石點頭】(The Devil Is a Sissy),以及他最成功的,與史賓塞‧屈賽合演的電影【怒海餘生】。巴塞洛謬的演技、開放親人的個性、豐富的情緒、優秀的英語發音和天使般的面孔使他成為票房寵兒,是僅次於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之後片酬第二高的童星,影評對他讚譽有加,稱他的演技勝過四分之三個電影明星。

然而名聲也引來了麻煩,在【小公子】演出成功後,巴塞洛謬的親生父母便插手干預他的生活,他們花了將近7年時間打官司爭取他的監護權和財產,導致巴塞洛謬積累的所有財富幾乎都花在律師費和訴訟費上,同時還要付錢給他父母和他兩個姊妹。1937年7月無止盡的官司纏訟使得巴塞洛謬的姑姑向米高梅要求支付更高的片酬來應付打官司的費用,此時【怒海餘生】的成功仍未退燒,她便威脅要讓巴塞洛謬和米高梅解約去找出價更好的片廠。在合約之爭糾纏不清下,巴塞洛謬錯過了一年關鍵的工作時光和難得的電影角色,當他在1938年重回演藝圈時,他已是個身材高大,身高近6英尺的青少年了。如此時局下又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議題使觀眾轉移了關注目標,巴塞洛謬擅長的文學改編電影和古裝劇更加沒了市場。1938年拍完【歷劫孤星】(Kidnapped)後,巴塞洛謬在1942年已不復過去的鼎盛,主要是演質量較差的電影和角色。1943年巴塞洛謬加入美國空軍取得美國公民的身分,在軍隊裡待了一年負責維修飛機,期間他因一場墜落意外傷到背部住院7個月,最後於1944年1月12日退伍。

離開大銀幕的時光並未給巴塞洛謬帶來任何好處,而在大銀幕重振聲勢的努力都徒勞無功。他雖嘗試在當地戲院和歌舞雜技團表演,但同樣沒有起色。1946年巴塞洛謬違反姑姑的意願和一個公關小姐結婚造成她憤而返回英國,這段婚姻也沒有圓滿的結局。巴塞洛謬花了幾個月時間在澳洲巡演,在夜店表演唱歌和鋼琴,1949年他回到美國時轉戰到電視,穩定地一路從演員當到主持人再當上導演。1954年他與一位電視食譜作家再婚,成為一家廣告公司的製作人和導演,之後在1964年當上電視節目的總裁,導演並製作了許多主流長壽肥皂劇。1980年代晚期巴塞洛謬因肺氣腫退休,最後搬到他第三任妻子在佛羅里達的家,於1992年過世,他在離世前為米高梅的紀錄片【MGM:When the Lion Roars】錄製了一段完美的訪問橋段。

圖檔
W‧C‧菲爾茲(W. C. Fields,1880~1946)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三)〉





圖檔
埃德加‧柏根(Edgar Bergen,1903~1978)
美國演員、諧星、和廣播劇表演者,以腹語術聞名於世,身邊最出名的兩個腹語木偶是查理‧麥卡錫和Mortimer Snerd。柏根在芝加哥出生,本名叫Edgar John Berggren,父母是瑞典移民。他在11歲時從一本小冊子《The Wizard’s Manual》自學腹語術。柏根在16歲父親過世後當過會計師的助手、煤炭工人、自動鋼琴琴師以及默片電影院的放映師。當時有名的腹語藝術家Harry Lester很欣賞柏根的才能,便花了3個月時間幾乎天天教授他腹語術的基礎。1919年秋天,柏根花錢請一位芝加哥的雕刻家仿照他認識的一位頑皮紅髮愛爾蘭報童的形象雕出一個腹語人偶頭,身體部分是由柏根自己製作,以一根9吋長掃帚炳當脊椎,用橡皮筋和細繩控制下顎的運作。這個人偶被取名為查理‧麥卡錫,從此成為柏根一生的重要夥伴。

柏根大學時期在母親期望下進入西北大學就讀醫學院預科,後來轉讀口說與戲劇,但從沒有完成學位。他的第一次表演是在歌舞雜技團登台,也就是從那時起他便合法地將他的姓從“Berggren”改成唸起來較容易的“Bergen”。柏根雖然演過短片,但讓他真正功成名就的領域是廣播,他與查理在紐約的一場派對表演後被推薦到著名的集會場所Rainbow Room表演,接著又獲得兩位製作人推薦到魯迪‧瓦利的節目獻技。他們初出茅廬表現便十分亮眼,於是在次年成為綜藝節目【The Chase and Sanborn Hour】的固定成員,從1937年5月9日到1956年6月7日給收音機前的人們製造歡樂時光,查理‧麥卡錫和喜劇演員W‧C‧菲爾茲互相鬥嘴尤其成了節目的常態內容。從以前到現在,很多評論家對一個腹語表演者在沒人能看到木偶或演技下依然能在廣播界如此受歡迎感到驚訝與困惑。柏根的娛樂技巧帶動了整個節目,他後來又開發出其它角色,較知名的有呆頭呆腦的Mortimer Snerd和老處女Effie Klinker,不過最閃耀的明星仍然是查理。查理時常表現得像個非常早熟的孩子(除了戴大禮帽、穿斗篷和臉上有單片眼鏡外),是個溫文爾雅、喜歡追女孩子的城市男孩,而身為木偶,他可以用雙關語談論某些禁忌話題,就算那些話題以當時的廣播標準來看根本是不可行的,他卻不必擔心惹上麻煩。

柏根並不是什麼技術高超的腹語表演者──查理‧麥卡錫經常嘲笑他嘴唇一直在動──但柏根的笑點抓得非常好,處理和查理的活潑對話也充滿自信。柏根的機智在創造查理顯著的個性以及其它角色就是讓整個劇本得以成形的原因。柏根作為電台腹語表演者的受歡迎程度,就算在表演方面是看不見的,卻表明他的吸引力主要在於他對角色塑造的個性。有時柏根和查理被認為對「拯救世界」功不可沒,因為在1938年10月30日晚上,當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演出的【世界戰爭】(War of the Worlds)廣播劇引發外星人入侵的恐慌時,大部分的美國民眾正在別的電台收聽柏根和查理的節目而沒聽到這齣廣播劇;相反地,也有理論認為柏根無意中成為這場騷亂的幫兇,因為柏根的節目中有段時間會播放12分鐘的音樂,許多聽眾到了這時便轉台,結果聽到了已開始播放的【世界戰爭】中記者逼真地講述駭人景象的內容。1948年秋季,新興的廣播節目帶來激烈競爭,拉走了許多聽眾,使得柏根從廣播暫時退休遠離紛擾。雖然他於1949年又有了新的廣播節目【查理‧麥卡錫秀】(The Charlie McCarthy Show),電視的問世卻搶走了大批投資人而無法長久,最終於1956年結束整個系列。

除了表演腹語術,柏根也是個演員和漫畫創作者,他以自己的木偶為主角創作出《Mortimer & Charlie》漫畫系列,從1939年7月開始在報紙上連載到1940年5月。雖然漫畫腳本作者的名字沒有被列出來,但有些笑點確實是從柏根的高人氣節目移植過來的。柏根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有多次在電視上亮相,1946年11月,他第一次與查理‧麥卡錫在NBC電視台的開創性綜藝節目【Hour Glass】露臉;1950年一部由可口可樂贊助的感恩節特別節目被標為他在電視上的正式公開演出,他還介紹了一個新角色Podine Puffington,這角色是個接近真人大小的人偶,與他之前那些可以抱著坐在膝上的人偶大異其趣!同一年聖誕節,柏根和查理還成為華特迪士尼的首部電視節目【One Hour in Wonderland】邀請來的嘉賓。柏根在電視上的活動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十分活躍,他在娛樂節目、綜藝節目當客串名人、擔任受邀的特別來賓,也演出電視電影。1977年,柏根在備受好評的喜劇綜藝節目【大青蛙布偶秀】(The Muppet Show)客串演出第二季的節目內容,而該節目的製作人吉姆‧韓森(Jim Henson)一直把柏根視為對自己最具啟發性的人物。柏根的演員女兒Candice Bergen也客串演出過第一季的節目。

柏根和夥伴查理‧麥卡錫在電影也有顯著地位,包括在1938年的歌舞片【水城之戀】(The Goldwyn Follies)與另一個喜劇團隊Ritz Brothers分庭抗禮。同一年他們也和W‧C‧菲爾茲共同演出【You Can’t Cheat an Honest Man】。在1937年他們名聲的高峰期,柏根獲得一座木製奧斯卡榮譽獎表揚他創造出查理‧麥卡錫,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座木製的奧斯卡獎座。柏根、查理和Mortimer Snerd同樣也主演了1938年的電影【Letter of Introduction】。至於獨力演出,柏根在1948年的【慈母淚】(I Remember Mama)飾演一名膽小的追求者,另有演出1949年的【Captain China】、1964年的犯罪電視電影【The Hanged Man】和1967年的【絕侶迷春】(Don’t Make Waves)。其它與木偶搭檔的電影有1941年的【Look Who’s Laughing】和1942年的【Here We Go Again】。1947年柏根、查理和Mortimer Snerd共同演出迪士尼動畫電影【米奇與魔豆】,後來也參加了全明星電影如1970年的【The Phynx】、1976年的【妙狗拯救好萊塢】(Won Ton Ton, the Dog Who Saved Hollywood)和1979年的【大青蛙布偶電影】。柏根在【大青蛙布偶電影】拍攝完成後不久就去世了,這部電影因此成為他最後的遺作,他在片中飾演一位選美大賽的評審,電影結束後也特別打出字幕來紀念他。柏根於1990年入選廣播名人堂,【查理‧麥卡錫秀】也於同年被選為榮譽節目。查理在柏根死後繼承了1萬美元的遺產,後來被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收留,目前仍在該處永久展出。

圖檔
史丹‧勞萊(Stan Laurel,1890~1965)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奧利佛‧哈台(Oliver Hardy,1892~1957)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愛德華‧羅賓遜(Edward G. Robinson,1893~1973)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1905~1990)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艾迪‧坎度(Eddie Cantor,1892~1964)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華萊斯‧比勒(Wallace Beery,1885~1949)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艾德娜‧梅‧奥立佛(Edna May Oliver,1883~1942)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三)〉





圖檔
梅‧蕙絲(Mae West,1893~1980)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札蘇‧皮茨(ZaSu Pitts,1894~1963)
美國演員,演過許多無聲戲劇──其中包含由艾利‧馮‧史托洛海姆(Erich von Stroheim)導演的默片巨作【貪婪】(Greed)──以及許多喜劇,並隨著有聲影片問世成功轉變成以演出喜劇電影為主。

皮茨於1894年1月3日生於堪薩斯州帕森斯,4個孩子中排行第三,父親在南北戰爭時從軍失去一條腿。很多人對皮茨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她的怪名字了,而這名字也有個特別的來歷。她原本的名字是Eliza Susan Pitts,以她的兩個阿姨Eliza和Susan的名字命名,由於當初給皮茨取名時二人都想用自己的名字,她的母親為了不讓任何一人失望便照單全收,就連她的綽號ZaSu也是將她們的名字結合而成的,後來成為她專門地與合法地使用的名字。9歲時皮茨一家為了較溫暖的居住環境和更好的工作機會搬家到加州聖塔克魯茲,皮茨進入當地的高中就讀後一次無心插柳的事件開啟了她喜劇演員的人生,她的高中畢業班指定她朗誦一首詩〈李維夜奔〉(The Midnight Ride of Paul Revere)時,皮茨嘗試用甚為感傷的戲劇化方式讀詩,結果反而引起師生們哄堂大笑,雖然十分困窘,皮茨還是在安撫下把詩朗誦完,並發現讓人發笑更容易受到接納。這個曾被嘲笑又極為害羞的女孩透過引起笑聲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914年到1915年間皮茨開始在學校和當地的社區戲院登台,以她不甚吸引人的面孔和當配角的戲路在一齣又一齣精彩打鬧喜劇中開創一番事業。

1916年,皮茨22歲時前往洛杉磯,她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尋找臨時演員的工作機會,最後她終於被編劇弗朗西絲‧馬里恩(Frances Marion)發掘,並在1917年在由女星瑪麗‧畢克馥(Mary Pickford)主演的【小公主】(The Little Princess)飾演一位打雜孤女。雖然皮茨在為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和瑪麗‧畢克馥等大明星量身打造的電影中演的都是渺小、沒什麼存在感的角色,但她確實找到了工作。皮茨的名氣隨著她演出一系列環球喜劇短片後水漲船高,並為她掙得首次主演電影的機會,那就是1919年由金‧維多(King Vidor)執導的戲劇默片【Better Times】。隔年她與男演員Tom Gallery相識並結婚,二人在好幾部電影中常搭配演出。1924年皮茨成了有名的滑稽喜劇演員,以一雙膽怯、楚楚可憐的藍眼睛和標誌性的寒磣發聲模式與不安定的手部動作帶給許多人笑聲,導演阿爾弗雷德‧格林(Alfred E. Green)曾說她的臉「掉在剪接室的比其他任何女演員還要多」,由於她的光采老是蓋過其他明星,因此常常要剪掉她的鏡頭來避免失焦。皮茨開始嶄露頭角時連喜劇泰斗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也對她感興趣,也確實與她簽了份6個月的合同,卻從未付諸實行。然而喜劇演員要跳脫框架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當皮茨要在艾利‧馮‧史托洛海姆的經典史詩電影【貪婪】演出她職業生涯中最具悲劇色彩的角色時,整個好萊塢都為之震驚,但她證明了她讓人發笑的功力同樣能讓人流淚與感傷。只不過這部電影因為被剪去太多內容導致票房失利,只有在時間的演進下聲譽才獲得顯著提升。

在來回演出喜劇短片和院線片之間,皮茨在內容較沉重的戲劇如1928年的【Sins of the Fathers】、【結婚進行曲】(The Wedding March)和1930年的【戰地護士】(War Nurse)的演出獲得更高的名望。儘管如此,當她輕而易舉地過渡到有聲影片後,她在喜劇這個領域才真正感到自在。皮茨曾有個痛苦經歷就是她原本在1930年的經典戰爭片【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扮演一位母親,這本是個嚴肅的角色,可是影片試映時皮茨才一露面反而惹得觀眾哈哈大笑,搞得導演最後得換角重拍所有的鏡頭。從某方面來看,皮茨被定型也不是什麼壞事,她也充分利用這項特點,1929年的【The Dummy】、1931年的【Finn and Hattie】和【衛兵】(The Guardsman)、1932年的【金髮女郎的愚蠢】(Blondie of the Follies)、1934年的【Sing and Like It】和1935年的【風雨血痕】(Ruggles of Red Gap),她憑著奇妙而又古怪的娛樂方式讓人們笑到失控。她絞扭著手的動作和高亢的聲音不只成為她的標誌,也成為著名卡通系列【大力水手】(Popeye the Sailor)的女主角奧莉薇(Olive Oyl)的人物形象來源!皮茨的搞笑功力還超越了她的喜劇搭檔,誰都敵不過她搶鏡頭的風采。

在40年代演出各式各樣的電影時,皮茨在雜耍表演和廣播找到差事,與平‧克勞斯貝、艾爾‧喬森(Al Jolson)和魯迪‧瓦利互動演出。她也抓住在百老匯演出的機會,於1944年在神秘劇【Ramshackle Inn】首次亮相。這部特別為她而寫的劇表現得相當不錯,因此在往後幾年經常巡迴演出。戰後電影讓皮茨得以在【天倫樂】(Life with Father)這樣的高品質電影中繼續扮演多事的喜劇角色和善變的親戚,但是到了50年代她開始專注於往電視發展,其中她在喜劇電視秀【The Gale Storm Show: Oh, Susanna!】充分利用她膽怯又抽搐的舉止,使她扮演的配角成為她最有名的電視系列角色。

不幸的是,皮茨在1950年代中期被診斷出癌症,衰弱的健康大大影響她的晚年。但她振作起來勇敢地繼續工作到最後,在1963年的【泡沫之戀】(The Thrill of It All)和全明星經典名片【瘋狂世界】短暫出場。在與Tom Gallery離婚後又結了第二次婚的歲月,皮茨於1963年6月6日去世,享年69歲,在作品中遺留下許多引人注目的身影讓人們欣賞這位廣受喜愛又一臉悲傷的喜劇演員的魅力。皮茨還是個出色的廚師和糖果食譜收藏家,後來創作出名為《Candy Hits by ZaSu Pitts》的烹飪手冊,在她去世後同一年出版。

圖檔
克拉克‧蓋博(Clark Gable,1901~1960)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喬治‧亞利斯(George Arliss,1868~1946)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圖檔
胖子華勒(Fats Waller,1904~1943)
美國爵士樂作曲家、鋼琴家、風琴家、小提琴家、歌手和喜劇藝人,爵士樂跨步流派(Stride)奠基人之一,他的著名歌曲“決不失常”(Ain’t Misbehavin’)和“忍冬玫瑰”(Honeysuckle Rose)於1984和1999年入選葛萊美名人堂。華勒雖然身材壯碩,彈奏鋼琴卻輕巧而富有彈性,作為一位作曲家與即興演奏者,他表演時一直有永不枯竭的新鮮旋律。

胖子華勒原名湯瑪斯‧華勒(Thomas Waller)。1904年5月21日出生於紐約市的非裔美國人家庭,11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七(其中5個沒夭折的小孩之一),母親是音樂家,父親是卡車司機和牧師。華勒6歲就開始彈鋼琴,4年後他就晉升到在他父親的教堂裡彈風琴了。他從小是由母親負責教育,也上過其它音樂課,學費是用在雜貨店工作賺的錢支付,華勒只上過一學期中學,15歲時他就輟學到哈林區的林肯劇院(Lincoln Theater)當風琴手,每周可賺到32元。他在12個月內便寫下他第一首散拍樂,他還是大師級跨步流派鋼琴家詹姆斯‧P‧約翰遜(James P. Johnson)的得意門生,後來更與他成為朋友和同事。1922年10月,華勒首次為他的歌曲“Muscle Shoals Blues”和“Birmingham Blues”錄製唱片,同一年他開始製作“Got to Cool My Doggies Now”的紙捲鋼琴錄音。華勒出版的第一個樂譜“Squeeze Me”於1924年出版。

華勒成為他那個時代最有名的演奏者之一,在美國和歐洲都有成功口碑和市場,他也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很多他寫的或與別人合作寫的歌仍然很受歡迎,很多同時代的樂手都深受他影響,像是貝西伯爵(Count Basie)和艾羅‧嘉納(Erroll Garner)等人都一再改編演奏他的作品,同時他所採用的特殊鋼琴手法也成為爵士樂史上讓人記憶深刻的一種風格。華勒所用的跨步鋼琴演奏是左手依拍子彈奏低音以及和弦部分,但是可以跳到更遠的琴鍵彈奏,這種彈奏方式在拍子的變化上更多樣、也更強調即興表演。1926年和1927年末之間,華勒錄製了一系列管風琴獨奏唱片,這是首次由全尺寸的教堂管風琴演奏切分音爵士樂作品。或許他彈奏跨步鋼琴和管風琴吸引了許多樂迷買他的唱片,但他現場演奏的把戲才是讓人們蜂擁而來的原因。他有光彩、創新,說起挖苦的話有種壞壞的特質,觀眾就是喜歡他這樣。通常他會在鋼琴旁邊放一瓶老爺爺波本威士忌,而如果大家允許他可以演奏上一整夜!

1926年,華勒開始與RCA唱片(RCA Records)的前身勝利留聲機公司(Victor Talking Machine Company)合作錄製唱片,這家公司在他餘生一直是他的主要唱片公司。作品有風琴獨奏“聖路易斯藍調”(St. Louis Blues)和他自己創作的“倫諾克斯大道藍調”(Lenox Avenue Blues)。雖然他和許多不同樂團錄製過唱片,他對哈林跨步鋼琴傳統的最大貢獻卻是由他創作的一系列獨奏錄音:“Handful of Keys”、“Smashing Thirds”、“Numb Fumblin’”,和1929年的“Valentine Stomp”。華勒一生登記有版權的歌曲超過400首,但事實上他還有更多是因為需錢孔急而賣給其他演奏者的作品,可以想見他有很多創作是以別人的名義為人所傳唱和喜愛,如果不是他太早過世,他肯定還會有更多作品流傳下來,但其實他到底創作過多少歌曲幾乎都不可考了,這也更增加他的傳奇地位。華勒的名氣甚至大到惡名昭彰的芝加哥黑道老大艾爾‧卡彭(Al Capone)過生日時把他綁架到派對現場演奏鋼琴,據說他在那裡待了3天,離開時整個人又醉又累,口袋裡還塞滿了好幾千元卡彭和賓客們打賞他的小費。

華勒1930年代在英國和愛爾蘭進行了成功地巡迴演出,並於1938年9月30日出現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的第一個電視節目中。在英國的那段時間,華勒還為唱片公司EMI集團(EMI Group Limited)位於聖約翰伍德的艾比路錄音室(Abbey Road Studios)的劇院管風琴錄製了一些歌曲。華勒也在幾部劇情片和紀錄短片中粉墨登場,最著名的是1943年7月21日在他過世前幾個月發行的歌舞劇【暴風雪】(Stormy Weather)。1938年在紐約市購買房地產仍受種族政策限制的時候,華勒是第一批在皇后區Addisleigh Park購買房屋的非洲裔美國人之一,經過他的置產以及紐約州法院的訴訟後,許多富裕的非裔美人也隨後跟進,當中包括貝西伯爵、蓮娜‧荷恩(Lena Horne)、艾拉‧費茲傑羅(Ella Fitzgerald)和米爾特‧辛頓(Milt Hinton)等許多爵士樂藝術家。

華勒的綽號來自他那將近300磅重的體重,他的體重和他大量喝酒的習慣被認為就是造成他過世的因素。在【暴風雪】票房大捷,以及在加州聖塔莫尼卡成功取得合同的同時,華勒的健康開始急速衰退。1943年12月15日,華勒在搭乘長程列車行經密蘇里州堪薩斯市附近時感染肺炎而死,享年39歲。他的葬禮估計有超過4200人參加,遺體之後被火化,骨灰由一位身分不明的一戰非裔美國飛行員駕駛飛機灑落於哈林區。華勒雖然一度因為時代風格演變而被人遺忘,但70年代以後開始有一波華勒風潮,華勒的錄音才又重新回到市面上,讓人們認識到爵士樂早期鋼琴手、作曲家胖子華勒留給後人的重要音樂資產。

圖檔
佛雷‧亞斯坦(Fred Astaire,1899~1987)
美國舞者、歌手、演員、編舞家和電視節目主持人,被公認為是電影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舞者。他在舞台與大銀幕上的演出生涯長達76年,主演了超過10齣百老匯與倫敦歌舞劇,製作了31部歌舞片、4部電視特別節目,並發行了大量錄音產品。作為一名舞蹈演員,他最為人所知的是他不可思議的節奏感、他的完美主義、他的創新,以及作為金潔‧羅傑斯(Ginger Rogers)的舞伴和銀幕情侶合演出一系列10部好萊塢歌舞劇。他在美國電影學會的AFI百年百大明星裡排名第五。

佛雷‧亞斯坦本名Frederick Austerlitz,出生於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當亞斯坦的姊姊Adele很早就展現出自己是天生的舞者和歌手後,他們的母親便夢想藉由她孩子們的才藝脫離奧馬哈,於是計劃出在當時歌舞雜技團很常見的由姊弟倆一起合作的表演形式。雖然亞斯坦一開始拒絕上舞蹈課,他卻輕而易舉地模仿起姊姊的舞步,還學會了演奏鋼琴、手風琴和單簧管。姊弟倆在磨合下學會運用自己的特長在表演時互助,他們的母親也建議把他們的名字改成“Astaire”,因為她覺得原本的“Austerlitz”讓人聯想到奧斯特里茲戰役(Battle of Austerlitz)。在經過舞蹈、口說和歌唱的訓練後,亞斯坦5歲時進入演藝界,透過與姊姊合作在歌舞雜技團和百老匯取得成功演出,紐澤西當地的報紙曾寫道:「亞斯坦姊弟是歌舞雜技表演中最了不起的表演。」期間亞斯坦不斷精進舞蹈技巧,後來還比姊姊更勝一籌,但姊姊Adele的魅力和幽默仍吸引許多人氣,他們因此彼此互補對方的特點帶動整個表演。在舞台表演告一段落後,姊弟倆前往好萊塢為派拉蒙影業(Paramount)試鏡,卻被認為不適合演電影。

1932年亞斯坦姊弟因為姊姊結婚而拆夥,這對佛雷‧亞斯坦來說是個糟糕的經歷,卻也刺激他擴大表演範圍。他與新搭檔合作了一陣子,為柯爾‧波特(Cole Porter)所寫的經典情歌“Night and Day”創作出浪漫的共舞舞蹈。根據好萊塢民間傳說,在亞斯坦初踏入影壇,他的雷電華公司試鏡報告中寫著:「演得不好,唱得不好,額頭太高,但還能跳點舞。」不管實情如何,這場試鏡確實讓人失望,但並未影響雷電華對亞斯坦的規劃。亞斯坦首先被出借給米高梅在1933年的賣座歌舞片【跳舞的女人】(Dancing Lady)與瓊‧克勞馥共舞,之後返回雷電華在【飛到里約】(Flying Down to Rio)初次和金潔‧羅傑斯搭檔。由於從前在表演時形象老是和姊姊分不開,亞斯坦一開始對又要和別人共舞非常不情願,但是廣大群眾對「亞斯坦──羅傑斯」配對的支持仍使他屈服了。這場合作與亞斯坦的舞藝使得跳舞成為好萊塢歌舞片的重要元素。

亞斯坦和羅傑斯在雷電華合作了9部電影,其中包括1934年的【柳暗花明】(The Gay Divorcee)、1935年的【麗貝塔】(Roberta)和【禮帽】(Top Hat)、1936年的【海上戀舞】(Follow the Fleet)和【歡樂時光】(Swing Time)、1937年的【隨我婆娑】(Shall We Dance)和1938年的【樂天派】(Carefree),9部「亞斯坦──羅傑斯」歌舞片有6部成為雷電華最強吸金電影;每部電影都在某種程度上帶來了當時所有片廠都垂涎的聲望和藝術性。這場合作也使二人成為明星,亞斯坦還獲得一部分電影利潤,這在當時的演員合同中是極為罕見的。亞斯坦在舞蹈的呈現上也被給予完全的自主權,使他能夠澈底革新電影裡的舞蹈表演。他在早期歌舞片中有兩項重要創舉:首先,他堅持用近距離移動式攝影機錄下的跳舞動作越少越好,通常在全程錄下舞者全貌時只拍4到6個片段畫面,這讓人產生一個幾乎靜止的攝影機在用單一鏡頭錄下整段舞蹈的錯覺。亞斯坦從1934年的【柳暗花明】就一直使用這種方法,直到1968年他的最後一部歌舞片【彩虹仙子】(Finian’s Rainbow)遭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否決為止。亞斯坦的風格與舞蹈次序讓觀眾能夠完全看清楚舞者和舞步,而不是靠花俏的拍攝技巧讓鏡頭充滿動感。第二項創舉則和舞蹈的背景有關,他堅持所有歌舞橋段要和電影情節緊密結合,因此對他來說舞蹈是用來推動劇情發展,不是用來在片中創造吸睛畫面。亞斯坦的電影至少包含三種標準舞:亞斯坦的獨舞、一段和人共舞的喜劇舞蹈以及一段和人共舞的浪漫舞蹈。

然而,亞斯坦仍不願自己的職業生涯被綁死在任何合夥關係上。他與雷電華談判讓自己和沒經驗又不跳舞的瓊‧芳登(Joan Fontaine)挑戰演出1937年的歌舞喜劇【落難少女】(A Damsel in Distress),結果並不成功。他又回來和羅傑斯演出2部電影,分別為1938年的【樂天派】和1939年的【鴛鴦舞聖】(The Story of Vernon and Irene Castle),兩部電影雖贏得可觀收益,卻因為巨大的製作成本賠了不少錢;亞斯坦也在被標為「票房毒藥」後離開雷電華。1946年亞斯坦因自感事業開始走下坡而宣布退休,此後便把注意力放在賽馬的嗜好上,1947年還成立自己的舞蹈教室。但退休生活並沒維持多久,1948年的電影【萬花錦繡】(Easter Parade)因原本的主演金‧凱利(Gene Kelly)受傷而由亞斯坦上場;1949年亞斯坦在米高梅和羅傑斯重聚,最後一次合演電影【金粉帝后】(The Barkleys of Broadway),這也是他們唯一一部使用特藝七彩(Technicolor)手法拍攝的電影。這兩部電影重振了亞斯坦的聲望,1950年他又主演了兩部音樂劇【我們來跳舞吧】(Let’s Dance)和【仙侶霓裳】(Three Little Words)。沒多久,由於電視的問世與電影製作規模縮小,亞斯坦與所有其他米高梅明星被解除了合同。1954年,正當亞斯坦準備為二十世紀福斯(20th Century Fox)演出新歌舞片【長腿叔叔】(Daddy Long Legs)時,他的妻子卻健康狀況衰退並突然死於肺癌。亞斯坦悲痛欲絕下打算放棄這部電影並自願負擔製作成本,然而作曲家強尼‧默瑟(Johnny Mercer)和福斯片廠的人仍說服他以工作減少傷痛繼續拍攝這部電影。【長腿叔叔】於1955年上映時只在票房上取得普通成績。

25年來亞斯坦的成就已達到30部歌舞片,之後他便宣布結束在電影裡跳舞的日子專注於戲劇表演,其中1959年的核戰爭劇【海濱】(On the Beach)獲得好評如潮,亞斯坦在片中飾演一位科學家,是個不跳舞的角色,他因自己的演技被提名金球獎最佳電影男配角,可是輸給了【賓漢】(Ben-Hur)的史蒂芬‧博伊德(Stephen Boyd)。從1957年到1969年間亞斯坦又在3部電影和好幾部電視系列飾演不跳舞的角色。但亞斯坦並未完全從跳舞退休,他在1958年、1959年、1960年和1968年為電視製作了一系列4部獲得高度評價的艾美獎獲獎音樂劇特輯,在這些作品擔任女主角的貝瑞‧卻斯(Barrie Chase)成為亞斯坦的新舞伴,讓他的舞蹈創作開啟了新的時期。這些節目中為首的【佛雷‧亞斯坦之夜】(An Evening with Fred Astaire)贏得9座艾美獎,包括「最佳男演員」與「年度最佳節目」,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第一個在彩色錄影帶上預先錄製的主要播出節目,原始錄影帶在後來的修復過程中被轉換為現代格式並填補因膠卷惡化產生的空白錄像,負責修復的人員Ed Reitan、Don Kent和Dan Einstein因此於1989年獲得黃金時段艾美技術工程獎(Primetime Emmy Engineering Award)。雖然亞斯坦榮登艾美獎最佳男演員,這種結果卻引起了爭議,因為許多人認為他在特輯中跳的舞並不是為這種獎設計的「表演」類型。亞斯坦也提議過要歸還獎項,但美國國家電視藝術與科學院(Television Academy)拒絕將此納入考慮。

亞斯坦在70年代持續從影,在電視影集【偷天諜影】(It Takes a Thief)與勞勃‧韋納(Robert Wagner)飾演父子,還在電影【火燒摩天樓】(The Towering Inferno)與珍妮佛‧瓊斯(Jennifer Jones)共舞,他因此獲得唯一一次奧斯卡提名──最佳男配角。1978年他在一部評價良好的電視電影【A Family Upside Down】與影后海倫‧海絲(Helen Hayes)飾演一對健康衰退的年老伴侶,亞斯坦因此榮獲一座艾美獎。1979年亞斯坦在科幻電視連續劇【星際大爭霸】(Battlestar Galactica)做了個成功的客串演出,這個角色是亞斯坦要求經紀人為他爭取來的,因為他的孫子女很喜歡這個節目,這一集劇集也是亞斯坦最後一次在螢幕上跳舞。亞斯坦還在1979年的電視電影【The Man in the Santa Claus Suit】一人飾九角,堪稱他在電視上一次精彩的告別演出!他的最後一部電影是1981年改編自彼得‧史超伯(Peter Straub)小說的恐怖片【鬼故事】(Ghost Story),這也是他最有名的兩個同台演員茂文‧道格拉斯(Melvyn Douglas)和小道格拉斯‧范朋克(Douglas Fairbanks Jr.)的最後一部電影。

佛雷‧亞斯坦於1987年6月22日死於肺炎,享壽88歲。亞斯坦過往總是以完美無瑕的外型驚豔眾人,與另一位男星卡萊‧葛倫(Cary Grant)並稱為「美國電影中打扮最好的演員」,即使在晚年他仍然是男性時尚指標,以一身高禮帽、白襯衫、黑色西裝和手杖的優雅衣著打造出個人鮮明印記,更以一首首深情雋永的情歌及優雅輕盈的美麗舞步擄獲歌迷及樂迷芳心。誠如另一位著名電影舞者金‧凱利所言:「電影舞蹈史起源於亞斯坦。」他後來也斷言亞斯坦是:「唯一一位將被銘記的現代舞者。」此類評語不脫個人情感的誇大,但亞斯坦的舞蹈造成的巨大影響確實是不可否認的。除了在電影和電視獨領風騷外,他在現實中同樣受到景仰,許多舞蹈家和編舞家如鲁道夫‧纽瑞耶夫(Rudolf Nureyev)、小山米‧戴維斯(Sammy Davis Jr.)、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格雷戈里‧海因斯(Gregory Hines)、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傑羅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瑪荷莉‧狄特(Madhuri Dixit)和鮑伯‧佛西(Bob Fosse)都承認了亞斯坦的影響力,鮑伯‧佛西尤其把亞斯坦奉為偶像,一代歌舞之王的傳奇隨著薪火持續傳承久久。

圖檔
斯特平‧費奇特(Stepin Fetchit,1902~1985)
本名Lincoln Theodore Monroe Andrew Perry的斯特平‧費奇特一直是美國史上極具爭議的演員之一。雖然他無疑是有史以來在大銀幕上表演時極有才華的特技演員,而且是很少見地在1930年代真正成為一名超級巨星的性格演員,然而當他處於電影中的焦點,他那懶惰、遲鈍、胡言亂語的「蠢黑人」人物形象冒犯了許多非洲裔美國人,而且在他離開大銀幕超過50年後的21世紀他仍被視作非裔美國人恥辱的象徵,關於他的爭議仍然持續至今。

費奇特出生於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父母是西印度群島移民。費奇特十幾歲的時候成了一名喜劇演員,20歲時成為歌舞雜技藝人和巡迴的嘉年華節目監督。有些人認為他的藝名是「去拿過來」(step and fetch it)的縮寫,是一種等同於19世紀和20世紀前半期大眾娛樂中對種族刻板印象進行貶低的奴性人物暗示(比方說「湯姆」),費奇特卻說這名字是取自於一匹賽馬。在許多電影中費奇特常擔任搞笑演員,形象差不多都不脫從歌舞雜技表演發展的人稱「世界上最懶的人」這個角色。然而對於這種形象是有必要以審慎的態度進行區分的,相較於只懂得服從的黑人,費奇特的角色是一種事後意義上的演變。那個「蠢黑人」以一種反抗的行為挖他的白人壓迫者的牆角,透過包括懶惰和愚蠢的表現來拒絕勞動和妥協。「蠢黑人」角色透過假裝成白癡的樣子減輕白人給非洲裔美國人決定的低下地位,以諷刺地迎合他們的不看好來挫挫白人的銳氣。最重要的是這個「蠢黑人」角色說話時在白人耳裡聽來是胡言亂語,對黑人來說卻容易理解且包含著對「大人物」尖刻的侮辱。費奇特在現實生活中和白人打交道時也會使用這種拖延戰術,據說在為電影【In Old Kentucky】試鏡的前後他一直入戲這個角色,他會跳過或亂說自己不喜歡的台詞,假裝蠢到不懂劇本。這角色會成為眾矢之的(蠢黑人仍是一種在非裔美人文化中受到認同的刻板印象),是因為白人觀眾將費奇特的演出照單全收,把它當成對「黑鬼」的實際詮釋。雖然「蠢黑人」的刻板印象在費奇特使用之前就存在了,然而他實在太受白人觀眾歡迎,他的角色在電影這個媒介被推廣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許多制式的黑人角色包括喜劇短片系列【Our Gang】中的黑人小孩就是借鑒了斯特平‧費奇特的形象好藉著他的名聲來吸金。

費奇特本人其實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他還是《芝加哥衛報》(The Chicago Defender)的兼職作家。他藉著在1927年的【In Old Kentucky】的表現贏得了聲譽並獲得5年的片廠合同,這部電影以費奇特與女演員卡羅蓮‧斯諾登(Carolynne Snowden)之間的浪漫感情為特色,這種情節對身處白人卡司中的非裔美國演員來說是相當罕見的。1929年費奇特主演了【Hearts in Dixie】,是首部以黑人為主的大公司影片製作之一;同年他也在改編自音樂劇【畫舫璇宮】(Show Boat)的有聲電影軋上一角。費奇特和喜劇演員夥伴威爾‧羅傑斯(Will Rogers)還是好朋友,和羅傑斯合作的那段時間他的事業達到了鼎盛,他們合作的電影中有一部便是1935年由約翰‧福特執導的喜劇片【洗冤錄】(Steamboat Round the Bend)。在現今以客觀的角度來看,斯特平‧費奇特並不只是在與名人羅傑斯同台時把持住自己、以他個性上的純粹力量達到與他白色「主子」的某種反向平等。羅傑斯顯然是喜歡費奇特的,即使他會無情地詆毀費奇特的角色。某種程度上這為種族關係打開了一扇窗口,就是南方人與其他美國白人對黑人會有喜愛的感受,但會在任何時候出於任何原因讓他們認清自己的地位。

到了1930年代中期,費奇特已是個貨真價實的電影明星,而且是第一個成為百萬富翁的黑人演員,他在聲望如日中天時擁有12輛汽車和16位僕人。費奇特在1927年和1939年間演了44部電影,1940年他因為試圖取得與同卡司的白人演員同等的報酬和計費卻受挫而息影。他在1945年回歸,部分原因是由於經濟上的需求,只是他在1945年至1953年間只演了8部電影。費奇特終究因過度揮霍而於1947年破產,1940年代他在主流「白人」電影的職業生涯基本上是結束了,他於是轉而演出專為(有時是專由)非裔美國人製作的「種族」電影,繼續使用同樣的演技。1960年他成了芝加哥的受捐助對象。

可是麻煩並不止於此,民權領袖不希望在爭取平等時有任何迎合白人固有種族主義的刻板印象,因此費奇特在職業生涯中便因為所扮演的角色而受到公開指責。1968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播出一部1小時長的紀錄片【Black History: Lost, Stolen, or Strayed】由知名幽默大師安迪‧魯尼(Andy Rooney)撰稿(他因此贏得一座艾美獎)、黑人明星比爾‧寇斯比(Bill Cosby)擔任旁白,本片批評了美國影片中對黑人的刻畫,還特別把斯特平‧費奇特獨立出來評論一番。節目播出後費奇特控告CBS和紀錄片的製作人誹謗自己的角色,但是沒有成功。在1960年代被排斥和流放下,費奇特透過與重量級拳擊冠軍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成為朋友恢復了名譽,據說費奇特給阿里示範了一個極為有效的拳擊招式而成為他的隨行人員,後來他跟隨阿里的腳步皈依伊斯蘭教。

因斯特平‧費奇特那貶低許多非裔美國人形象的代表性,他在主流電影中的鏡頭通常都會被剪掉,不管是否影響劇情流暢度。他大部分電影發行得並不廣泛。然而費奇特在人生末期卻迎來了一次翻身的機會,他在1974年的喜劇片【奶奶助選】(Amazing Grace)的開頭在一段很短的鏡頭現身斥責一位古板的白人隨車服務員。後來在影片中兩位黑人伴隨著費奇特演唱的背景歌曲走在街上時踩過一張棄置在街頭的斯特平‧費奇特海報是個意義十分重大的畫面,這部電影說明尊重是那些為年輕一代開路自己卻付出巨大代價的人得來的,正好呼應了電影和現實中黑人在爭取認同上遭到多少踐踏的艱辛歷程。

幸好,尊重來得正是時候。雖然因演出最糟的黑人刻板印象飽受爭議,費奇特仍因開創性的電影生涯被合理化為幫助黑人在電影業開啟一扇門而於1976年獲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的好萊塢分會頒發特殊形象獎(Special Image Award),2年後費奇特被選入黑人電影工作者名人堂(Black Filmmakers Hall of Fame)。費奇特於1976年因中風結束從影,1985年11月19日死於中風和心臟衰竭,享壽83歲。他以天主教葬禮葬於東洛杉磯的天主教公墓。

圖檔
凱布‧卡拉威(Cab Calloway,1907~1994)
美國樂團領班、歌詞創作者、作曲家、歌手、演員和作家,卡拉威擅長充滿活力的擬聲唱法,並帶領了美國表演團體中最受歡迎的大樂團之一,在30和40年代出盡鋒頭。以一襲招牌白色燕尾服在美國爵士界獨領風騷,凱布‧卡拉威著名的翹鬍子、咧著嘴的笑容,以及充滿張力的肢體動作儼然成為搖擺時代著名的文化標誌,他除了以歌唱見長外,也是舞台和電影中的常客,一生都在聚光燈下度過,直到1994年以86歲高齡逝世。

凱布‧卡拉威於1907年聖誕節當天出生於紐約州羅徹斯特的非裔家庭。他在求學時便私下學習音樂與聲樂,雖然父母和老師反對爵士樂,他還是開始在巴爾的摩的夜店表演。由於父母希望他像父親一樣成為律師,大學時他便入學芝加哥的Crane College接受教育,可是他對唱歌和表演更有興趣,有很多晚上他都在舞廳、咖啡店和俱樂部當歌手、鼓手和司儀。有一陣子他有幸與爵士樂手路易斯‧阿姆斯壯(Louis Armstrong)相遇並合奏,還接受他指導擬聲唱法的技巧。他後來離開學校加入樂團表演唱歌。

1930年,卡拉威接管了一支名為“The Missourians”的樂團,這個樂團後來因卡拉威的聲勢而被稱為“Cab Calloway and His Orchestra”。1931年紐約市哈林區的棉花俱樂部(Cotton Club)在原本的艾靈頓公爵樂團(Duke Ellington Orchestra)去巡迴時僱用該樂團來替補,樂團的名氣便乘勢水漲船高,成為足以和艾靈頓平起平坐的樂團,每週有兩次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全國電台直播節目演出。卡拉威也和同期的名人Walter Winchell與平‧克勞斯貝一同出現在廣播電台中,同一年他錄製了他最有名的歌曲“Minnie the Moocher”。這首歌以其荒謬的即興歌詞聞名,雖然內容是白人不懂的搖擺樂俚語,卻仍很吸引人,卡拉威會在演出時讓觀眾和團員以一唱一和的方式重複歌詞中的散亂短語,直到歌詞太快太複雜到觀眾跟不上為止。“Minnie the Moocher”深獲大眾喜愛,台上台下一同飆歌互動忘乎所以,卡拉威在歌曲中的合唱部分使他快速走紅。“Minnie the Moocher”的唱片成為第一個賣出百萬銷量的爵士樂專輯,卡拉威還被取了“The Hi De Ho Man”這個綽號,取自他所唱的歌詞。卡通影片如1932年的【Minnie the Moocher】、1933年的【The Old Man of the Mountain】和【Snow White】都以“Minnie the Moocher”作為片中歌曲,卡拉威為這些卡通配音,他的舞步也成為卡通人物的運動基礎。卡拉威還配合卡通的發行在一些社區舉辦音樂會藉此宣傳一番。

1930年代的卡拉威為派拉蒙影業演出一系列短片,這些影片中可以看到卡拉威表演了一種滑行著後退的舞步,有些觀察家認為這是一代天王麥可‧傑克森著名的月球漫步(Moonwalk)的先驅,卡拉威在50年後說,這種舞步在當年那個時代叫碎步(The Buzz)。1936年卡拉威演出他的「第一部好萊塢電影」【歌唱的孩子】(The Singing Kid),他與艾爾‧喬森在片中有多次二重唱,這部電影還包含了卡拉威的樂隊和來自紐約的22位棉花俱樂部的舞者。這部電影的創作者旨在消弭對立和讚揚差異,從在哈林區表演以來,卡拉威慢慢地改變了非洲裔美國人被公眾看待的方式,他也在自傳中描寫了在拍攝期間他和喬森過了多麼棒的日子,他與樂隊受到了完全的尊重,他與喬森同為電影中的主角,此刻他們之間已沒有了地位的差異。

凱布‧卡拉威其它的流行歌曲另有“Lady With the Fan”、“Zaz Zuh Zaz”、“Chinese Rhythm”、“Are You In Love With Me Again?”、“That Man’s Here Again”、“Peck-A-Doodle-Doo”、“I Like Music”、“Rustle of Swing”、“Three Swings and Out”、“The Jumpin’ Jive”、“Boog It”、“Come on with the Come-on”、“Silly Old Moon”、“Sunset”、“Rhapsody in Rhumba”、“Are You All Reet?”、“Hi-De-Ho Man”、“Levee Lullaby”、“Let’s Go, Joe”、“Geechy Joe”和“Hot Air”。他持續領導樂團在美國各地的酒店、劇院和夜總會演出,並製作了許多唱片。然而到了1940年代晚期,卡拉威錯誤的財務決策和賭博使他的樂團落了個解散的下場。1952年,卡拉威加入了一家巡迴公司的歌劇【波吉與貝絲】(Porgy and Bess)的演員陣容,於1952年至1954年間在美國和歐洲演出。他的自傳《Of Minnie the Moocher and Me》於1976年出版,和樂迷分享他的人生故事,當中還收錄了他完整的《爵士樂迷字典》(Hepster’s Dictionary)作為附錄。1980年他演出電影【福祿雙霸天】(The Blues Brothers)刷新了他的知名度,是電影裡年紀最大的主要演員,他在片中再度穿上標誌性的白色領帶和白色燕尾服,再次表演了他的成名歌曲“Minnie the Moocher”。1987年卡拉威入選爵士名人堂(Big Band and Jazz Hall of Fame)。他的音樂持續不斷地感動無數觀眾,他那誘人的聲音、精力充沛的舞蹈動作和精緻的白色燕尾服是後來的爵士樂手瞻仰的典範,著名的定格動畫【聖誕夜驚魂】的反派烏基布基的靈感就是來自凱布‧卡拉威,足見他影響力有多麼深遠。

圖檔
瑪莎‧雷伊(Martha Raye,1916~1994)
這個大嘴巴女明星被視為足以和喜劇演員鮑伯‧霍伯(Bob Hope)平起平坐的人物,是非常有名的美國偶像。

她出生於蒙大拿州,原名Margy Reed,父母是歌舞雜技團演員,擁有愛爾蘭、德國和英國血統。雷伊10歲前開始登台表演,在全國巡迴演出她父母的綜藝節目。她在青少年時期被一個樂隊領隊聘為首席歌手,1934年在紐約市的一場音樂會上被一位好萊塢星探發掘。她很快就搬到好萊塢,透過在廣播節目與一連串成功喜劇跟當時的名人如平‧克勞斯貝、吉米‧杜蘭特(Jimmy Durante)、查理‧卓別林、W‧C‧菲爾茲和喬‧E‧布朗等人合作開始嶄露頭角。也因為雷伊的關係,某些口號如「天啊!」(Oh, Boy!)和「好耶!」(Yeah, Man!)在1930年代成為流行語。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她暫時中斷從影,專心跟著美國聯合服務組織(United Service Organizations,簡稱USO)巡迴許多軍事據點娛樂軍人們。她很快便因為對美國、美國價值觀和美國軍人的奉獻變得更加出名,也為她贏得“瑪姬上校”(Colonel Maggie)的暱稱。儘管雷伊非常害怕搭飛機,她仍在二戰、韓戰和越戰期間四處奔波為軍隊表演娛興節目。1966年她到越南去為兩個航空隊表演時正值飛行員們執行任務未歸,她便延後開演的時間直到他們回來為止。她在這些旅途中時常擔任護士貢獻一己之力。

雷伊在1980年代晚期繼續她的演藝事業,把時間都花在電影、擔任電視嘉賓和偶爾的舞台表演上。她以自己大得顯眼的嘴巴聞名,因此得到“大嘴巴”(The Big Mouth)這個綽號。她也在1980年代一系列保麗淨(Polident)假牙清潔劑電視廣告中提到這一點:「所以聽大嘴巴的,新綠保麗淨把頑垢清乾淨!」她的大嘴使她在電影裡被歸類為負責搞笑的角色,還時常用化妝讓嘴巴看起來更大一些。在迪士尼卡通【鵝媽媽的好萊塢之旅】中她被畫成充滿諷刺意味的卡通造型和另一位有名的大嘴巴演員喬‧E‧布朗一起跳舞;在1937年的華納兄弟卡通【The Woods Are Full Of Cuckoos】,她被畫成一隻用擬聲法唱歌的花俏驢子,名叫“Moutha Bray”。

雷伊的私生活很複雜而且感情很不穩定,她總共結過7次婚。
雷伊先是於1936年6月宣布與管弦樂隊領隊Johnny Torrence訂婚,第二天便解除了婚約。1937年5月30日她與化妝師Hamilton “Buddy” Westmore結婚,最後以男方性格極度殘忍為由於1938年9月離婚;1938年10月8日至1941年5月19日她的第二任丈夫為作曲家兼指揮家David Rose;離婚後不到一個月她於1941年5月24日與第三任丈夫Neal Lang結婚,1944年2月3日離婚;第四任丈夫Nick Condos與雷伊的婚姻關係最久,從1944年2月22日維持至1953年6月17日;第五任丈夫Edward T. Begley的婚姻從1954年4月21日維持至1956年10月6日;一個月後的1956年11月7日雷伊又嫁給第六任丈夫Robert O’ Shea,1960年12月1日離婚;雷伊於1991年9月25日與第七任丈夫Mark Harris結婚,這段婚姻一直維持到1994年10月19日雷伊去世為止。經歷這許多婚姻期間雷伊只和第四任丈夫Nick Condos生了一個女兒Melodye Condos,生日為1944年7月26日。

雷伊是一位虔誠的衛理公會教徒,經常上教堂,每天讀聖經,甚至教授主日學課程。由於她平生宗教觀點經常被誤解,她便說:「有一篇論文說我是天主教徒而另一篇說我是猶太教徒。我想這很適合,因為身為一名衛理公會教徒,我是注定有些時候無法被定義的。」在政治上雷伊是很保守的,在1984年的採訪中她以共和黨人自詡,相信憲法、國防實力、有限政府、個人自由和個人責任是美國政府的具體基礎,它們也強化了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國家的決心。她是獲頒榮譽綠色貝雷帽(Honorary Green Beret)的第五人。1968年,一座珍‧赫蕭特人道精神獎(Jean Hersholt Humanitarian Award)以奧斯卡獎的形式頒給了雷伊,這個獎座在她過世後被置於比佛利山修道士俱樂部中一個特別建造的照明壁龕裡展示了很多年。在1993年11月2日,雷伊獲比爾‧柯林頓總統頒發總統自由勳章表彰她為國家所做的貢獻。

雷伊的晚年病痛纏身,她受阿茲海默症所苦,在1993年又因為血液循環不良導致雙腿截肢。當她身體衰弱臥病在床時,她與丈夫在1994年因住家毀於地震而搬進旅館。1994年10月19日,經歷與心血管疾病的長期奮鬥後,雷伊在洛杉磯死於肺炎,享壽78歲。為了感謝雷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隨後的戰爭中與USO協力合作的舉動,當時還特別考慮要在她過世後將她埋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但最後還是根據她的要求以美國海軍陸戰隊名譽上校和美國陸軍名譽中校的完整軍事榮譽將她葬於北卡羅來納州布拉格堡(Fort Bragg)的軍人公墓。她是此地唯一在每次退伍軍人節得享軍禮的平民。雷伊在好萊塢星光大道有兩顆星星:代表電影的星星位於好萊塢大道6251號;代表電視的星星位於好萊塢大道6547號。

圖檔
喬‧E‧布朗(Joe E. Brown,1891~1973)
詳細資訊請至〈迪士尼的星光相簿:你認得多少人?(一)〉
 
 
 
 
 


回覆文章